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要闻  >   正文

中国民间组织赴缅甸搜寻远征军将士遗骸(图)

2015年05月22日 08:52:0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墓地荒芜无迹可寻

  如果不是当地华侨指引,看不出墓地的痕迹。想祭拜先烈,但“荒野之处,连个跪拜的地方都没有。”

  吴缘这次是作为家属代表,参加了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中国远征军缅甸阵亡将士遗骸寻找与归葬计划”。龙越基金会理事长孙春龙说,这项计划旨在寻找并收敛中国远征军在缅甸战场阵亡的将士遗骸,运送回国妥善安葬,并为每一具遗骸进行DNA鉴定,建立数据库,为将来寻找到他们的亲属留下希望。

  作为目前国内知名的公益人,孙春龙曾发起“老兵回家”公益活动,2011年他创办深圳龙越慈善基金会,筹集社会力量帮助抗战老兵。

  孙春龙说,收敛中国远征军将士遗骸的初衷,源自一次赴缅甸的考察。

  2011年,孙春龙等人对中国远征军在缅甸的墓地进行考察,他们到了密支那、八莫、南坎等地,除了在八莫找到新38师半块残缺的墓碑,其他远征军的墓地均被毁坏,没有墓碑,没有坟头,如果不是当地华侨指引,看不出墓地的痕迹。想祭拜先烈,但“荒野之处,连个跪拜的地方都没有。”

  那一次考察中,孙春龙参观了英、美盟军和日本在缅甸的墓地。英军在缅甸共有三处墓地,仰光的“Taukkyan”墓园是其中最大的一处,共有6347座墓穴。每一个墓碑上,都写着阵亡者的名字和生卒年月,有一些无法确认姓名的阵亡者,墓碑上则写着:“KNOWN UNTO GOD”(他的一切上帝知道)。

  “绿油油的草坪上,缀满了黑色的方块墓碑,整齐排列,犹如他们走上战场时的队列,”孙春龙后来在一本名为《异域1945》的书中写道,“似乎,他们从未死去。”

  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在缅甸的墓地也得到很好的保存。从1975年开始,在政府、财团和民众的大力支持下,日本人在缅甸多个地方修建了日本阵亡军人墓地和大大小小的慰灵塔、纪念碑。

  日本人甚至为死去的战马立碑,在缅甸佛教圣地自敢山山顶,日本人在一块碑文中刻下763匹军马的名字。

  云南学者戈叔亚是研究二战中国远征军的专家,自2001年起,他开始赴缅甸寻找中国远征军的墓地。

  “中国在缅甸的远征军墓地,除了果敢地区的一处纪念设施保存下来,其他都被破坏。”戈叔亚根据历史资料、亲历者讲述和当地民众口述,初步确定在缅甸有18处远征军墓地,埋葬有烈士记载的至少有2180人。

  如今这些墓地或被开发成居民区、学校、寺庙,或荒芜无迹可寻。

  戈叔亚告诉,缅甸境内中国远征军墓地被集中破坏发生在1950-1960年代缅甸大规模排华时期。1950年代,缅甸政府军在与退入缅甸境内的国民党残部作战时失利,缅甸政府和民众捣毁中国军人墓地报复。在1960年代,中缅两国关系交恶,缅甸民众再次破坏中国军人墓地。

  84岁的华侨艾元昌见证了密支那新50师墓地被毁的经过。艾元昌的家距新50师的墓地不远,他记得合葬墓前方有一块阵亡将士纪念碑,70年后他仍然记得纪念碑上新50师师长潘裕昆撰写的挽联“壮气冠河山,青史长留忠勇迹;英魂昭日月,黄土难埋敌忾心。”

  墓地被毁是在1962年3月27日下午,那天他骑自行车从墓地前经过,“20几个缅甸军人、和尚、青年人用推土机把墓碑推倒,把墓地推平,尸骨挖得到处都是。”

  事实上,在缅甸的华侨和国内的民间组织一开始更倾向于复建远征军的墓园和纪念碑,但报告层层打上去,缅甸政府方面却遥遥无音,陷于停顿。

  杨子臣等远征军老兵曾联名向缅甸当地政府提出复修纪念碑申请,但至死没得到答复。

  “这些年,远征军墓地情况一直在变化,不少墓地上方新修了房子、厕所。不仅是活着的老兵,老兵的遗骸再不抢救也晚了。”

  孙春龙说,他决定先把老兵的遗骸抢回来。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梁行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梁行

原稿件来源:新京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