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台湾万象

蒋介石海外“黄金传说”骗术重出江湖

2016年03月08日 19:51:3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本文图片为骗子行骗的各种证书

  近日,台北士林地方法院判决一起“黄金”诈骗案,令人惊讶地揭出“搬老蒋(蒋介石)黄金”的骗术又出江湖。“黄金传说”的情节大同小异,一般都是称蒋介石在海外存有巨额财富,领取的凭证被发现,只要筹到手续费就能去搬“老蒋黄金”,这个骗术在海峡两岸都曾被戳破,没想到又重出江湖。

  被骗200多万

  据受骗者沈姓商人指控,刘姓男子2012年称自己持有迪拜国民银行黄金存单,这批黄金是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怕黄金落入日本人之手而交付东南亚盟友保存,现存单在一名菲律宾人手中。只要沈先期垫付7万美元手续费,便可分享这批黄金。刘姓男子还出示与别人签的“搬黄金”合约书,上面写明领不到黄金就退钱。沈姓商人付了210万元(新台币,下同),等了一个多月没有消息,找刘姓男子催问,刘姓男子又称必须在菲律宾和香港开设账户后,才能将黄金变现汇回台湾,再请沈姓商人支付了9万元机票费。

  沈姓商人怀疑自己可能受骗后报案,可笑的是刘姓男子到案后坚称手中的存单是真的,已到迪拜鉴定过。他称菲律宾的马科斯和印尼的苏哈托都曾是陆军军官学校学生,蒋氏夫妇才托他们保管黄金。办案法官直斥“天方夜谭”,判刘姓男子犯欺诈和伪造文书罪。

  寻宝型骗术

  这类诈骗案属寻宝型骗术,一般都是先根据历史或国际局势编一个故事,比如“国民党埋藏的秘宝”、“蒋中正运出大陆的黄金”、“孙中山建国基金”等,令人觉得有脉络可寻又难以查证;然后再介绍受害人认识“大人物”,比如将军、外国政要等;再出具境外的银行证明、存单等凭证;最后施加“投资要快,没时间犹豫”的压力。如果心有贪念,容易在这连串诱饵中上钩。

  大概是因为有些人受骗后觉得丢脸,选择吃个哑巴亏,所以“黄金传说”骗术屡屡得手。2000年台湾曾破获“梅花家业”诈骗案,骗子自称是蒋氏夫妇的经济密使,知道一个秘密,即凑齐7张面额1000万美元的公债券就可向美方要求兑现,他现在已有6张,要受害人出钱买下第7张。2010年,台湾有人自称是“孙中山建国基金”管理人,要林姓商人付2亿元激活账户,结果林姓商人被骗。办案警方也表示困惑,“梅花家业”和“建国基金”的骗子都只是小学毕业,受骗者却都曾留学国外,却被骗得晕头转向,血本无归。

  骗子瞄准大陆

  “黄金传说”骗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在台湾出现,骗个没完,台湾警方分析,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亲友牵线。虽然故事荒诞,但经由熟人特别是亲友渲染,容易令人动心。警方提醒即使消息来自亲友,涉及钱财也要小心,“谨慎、查证、别贪”是保财三要诀。

  值得注意的是,台湾的骗术在失灵后往往会被搬到大陆。大陆也有过“梅花协会”的故事,“协会”称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前,在全国100多个秘密地点埋藏了大批宝物,谁出钱就可以参与挖宝获得高额回报,结果数千人受骗。而“你中奖了”、“你的电话欠费”、“你儿子出车祸了”等骗术也都是从台湾“首发”。

  近日,台湾警方又破获一个电信诈骗集团,为首者才19岁,一年骗了4000多万,因为在网上炫富而露了马脚。台式骗术五花八门,除了中奖型、绑架型、募捐型,还有退税型,即告知有一笔退税可用于消费,让受害者到取款机上操作,以复杂程序令人将自己的钱转出;还有金光党型,即用假钞或假首饰诈取钱财;还有明火执仗型,即先非法监听他人隐私,再以此收“封口费”。

  现在,两岸有共同打击犯罪的司法互助协议,但老百姓提高警觉,识破骗术,才能防患于未然。

[责任编辑:张晓静]

最热新闻
评台观海
台湾一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