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人权论坛  >   最新报道  >   正文

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闭幕 叶小文致辞

2014年09月22日 13:35:00 来源:中国人权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闭幕式上的致辞

  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 叶小文

  (2014年9月18日)

  尊敬的罗豪才会长、崔玉英副主任,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在各位代表的共同努力下,经过1天半时间坦诚、热烈的交流和讨论,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顺利完成了各项议程,即将闭幕。我谨代表论坛主办方中国人权研究会和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对与会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以及所有为会议成功举办做出努力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自2008年以来,北京人权论坛已成功举办过六届,现在又将圆满结束第七届。在参与国政府相关部门、有关国际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下,在国际友好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北京人权论坛代表范围逐年扩大,论坛形式不断创新,对话主题日趋深入,国际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在人权领域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高层次学术平台,被大家誉为“全球多边人权论坛的典范”。

  本届论坛有来自世界30多个国家、地区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逾百名代表参加,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的人权委员会主席等部级以上官员。论坛以“中国梦:中国人权事业的新进展”为主题,紧扣当下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主旋律。与会代表围绕中国梦的人权意义、人权的跨文化交流、国家治理创新与人权保障、反恐怖与人权保障四个分议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坦诚交流中大家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深入研讨中诸位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论坛取得的积极成果,必将为促进中国和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刚才,三个小组推选的代表分别介绍了本小组围绕论坛分议题讨论的成果。见仁见智,发人深思。综合大家的发言情况,受罗豪才会长委托,我也谈几点看法。

  一、中国梦的提出使人权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赋予中国人权新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国家梦、民族梦、个人梦的有机统一。中国梦与中国人权同根同源。人权是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和实现条件,而中国梦的提出则进一步深化了人权的内涵。中国梦是包含着人权理念、人权诉求、人权价值观的社会愿景,其实现主体是人民,实现目标是人民的利益。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每个中国人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充分发展的梦。实现中国梦,其实质是为了实现人的各项基本权利,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全面自由发展。记得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13亿中国人民以及1亿多海外华人为实现中国梦的共同诉求和努力,必然带来人权事业的进步,必将为世界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正能量,做出新贡献。

  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创新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人权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创新国家治理方式,在国家的行政制度、决策制度、司法制度、预算制度和监督制度等重要领域进行改革。通过这些改革举措,将为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提供更充分的空间,更好地保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更好地强化公民监督权的行使。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将使公民各项权利得到更切实的反映和满足,为人权保障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人权发展再上新的台阶。

  三、促进人权跨文化交流,推动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迈上新台阶。积极开展人权国际合作,促进人权跨文化交流,既是我们既定的工作方针,也是推动人权事业发展的基本方法。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对话乃是实现人类团结共存的必要条件,在多元文化语境下,每一种文化都可能对建立最低限度的基本人权共识提供资源,贡献智慧。我们赞同世界各国都应保护和促进人权,愿意倾听并借鉴其他国家在人权领域的有益经验。但与此同时,我们亦坚持人权发展有其内在逻辑,必须充分考虑各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国愿本着务实、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与世界各国一道,携手努力,积极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四、坚决反对和打击暴力恐怖主义,为人权发展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确保人的安全不仅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权保障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恐怖主义等极端行为以暴力恐怖手段危害社会稳定,制造社会恐慌,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严重威胁和粗暴践踏公民的生命权、生存权、财产权和安宁权等各项权利。中国将旗帜鲜明地反对和坚决打击各种形式的恐怖主义。与此同时,中国也将借鉴国际反恐的经验,不断完善反暴恐立法,规范反暴恐执法,维护反暴恐司法公正,提高全民反暴恐法律意识,并加强反暴恐国际合作,最终铲除恐怖主义毒瘤,为人权发展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完成今天下午的参观行程后,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将落下帷幕。临别寄语,心潮难平。在座的各位,有的是我们的旧友,连续参加过多届论坛;有的是我们的新知,第一次来到中国。但不管是老朋友还是新朋友,大家都是北京人权论坛不断发展壮大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更是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权交流合作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高度重视开展人权国际交流与合作,愿与出席北京人权论坛的各位嘉宾、各位好朋友保持联系,加强沟通,并真诚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和参与北京人权论坛,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国人权事业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一个不断尊重和保障人权事业的中国,一个使人民更加享有充分人权的中国,必将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衷心希望大家有机会再来中国,第八届北京人权论坛我们再见。

  谢谢大家!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中国人权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