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温家宝谈两岸抒发“兄弟说”台媒热议“温情脉脉”

2010年03月16日 08:55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新社台北3月15日电 (记者 闫晓虹 耿军) 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14日圆满闭幕。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去年曾说“想到台湾、爬也要爬到台湾”的温家宝总理今年则以“兄弟说”阐述心境,一时在岛内广为流传。台媒认为,温家宝以理性与感性的表达回应了种种关注与疑问。  

  据“中央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每年一次会见中外媒体是国际间观察北京政经走向的最重要平台之一。温家宝今年在这项年度记者会中以理性与感性交错的表达,回应了全球对中国的关注与疑问。在谈到台湾问题时,温家宝则大量使用“动之以情”的言辞。温家宝今年在答复台湾记者有关洽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问题时,以“因为我们是兄弟”进一步说明他的“让利”说。他说,商签协议过程复杂,但“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解决。报道说,温家宝还称,“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因为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

  台湾《联合报》15日在头版的醒目位置刊载报道《温家宝:ECFA让利 因为我们是兄弟》。报道引述温家宝14日表示,两岸商签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要把握“平等协商、互利双赢、彼此照顾对方的关切”三原则。温家宝的“我知道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我去台湾的愿望依旧是那么强烈。”报道还说,温家宝特用《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岸的故事,寓意他期待两岸早日由分走向合的心愿。

  《联合报》的另一篇文章则认为,温家宝的谈话,进一步有利于台湾方面消除岛内对两岸商签ECFA的疑虑,更表明北京力促两岸签署ECFA和建立具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

  台湾《中国时报》也同时刊出一组报道,密切关注温家宝重申的“平等协商、互利双赢、照顾对方关切”3项原则。此外,它也引用了温家宝“兄弟虽有小忿,但不废懿亲”之典故,以及温家宝列举《富春山居图》分藏两岸的故事,希望两幅画能早日合成一幅,期待两岸关系“分久必合”。

  台湾《经济日报》题为《“温情”攻势 藏在诗文中》的报道称,温家宝擅长对台“温情”攻势,常引经据典隐喻两岸关系发展。“兄弟说”成了温家宝近两年对台最“潮”的用语。引经据典应对两岸问题,“温”情出招,手法确实细腻。

  《旺报》15日也以最醒目位置刊登题为《温:盼两岸如画圆合》的报道,同时发表社评《尽早建构两岸和平发展框架》。社评说,大陆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通过政治决议,强调今年将“推动建构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两岸最近两年,“三通”已开、经济交流渐趋正常,政治互信需要加强,建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并逐步加强两岸人民的相互认同,确有需要。

  台湾《工商时报》15日也以显要位置刊载了《温家宝4大宣示》的文章,共分为谈ECFA让利,关税减让,早期收获;谈经济,须防二次衰退;谈币值,人民币未低估;谈企图,中国永不称霸4大部分。文章特别指出,温家宝强调会以平等原则协商;让利台湾,也要做出让农民放心的事。文章说,在谈到台湾时,温家宝以“兄弟”两字比喻两岸关系,事实上温家宝不但意在表明大陆对两岸商签ECFA,愿意基于兄弟之情而对台湾让利,更有意传达一件事,即大陆方面在处理台湾问题想法,还有一种原则,就是兄弟情谊。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港澳侨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