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台湾万象

陆客团火烧车事故是人为?李昌钰:证据会说话

2016年09月02日 10:36:29  来源:环球网
字号:    

李昌钰

  国际著名刑事鉴识学专家李昌钰博士(图片来源:中评社)

  据香港中评社9月2日报道,针对7月19日辽宁陆客团火烧车事件,国际著名刑事鉴识学专家李昌钰博士表示,包括台籍司机导游以及陆客共26人丧生,是否是人为纵火?他表示“证据会说话”,在美国火灾意外判断属于人为因素,通常只占三成,刑事鉴定通常要把所有可能原因都找出来,尤其是起火点要找出来。

  震惊两岸的辽宁陆客团火烧车事件,发生迄今已经超过一个半月,从桃园检方公布调查结果,归纳两大主因分别是驾驶舱的两瓶塑料瓶装的汽油,第二是司机故意喝得烂醉,“汽油”与“酒驾”是否导致火烧车?或者还要更明确的事证?

  位于桃园龟山的“中央警察大学”9月1日上午举办80周年校庆暨开学典礼,下午有犯罪侦查与鉴识科学国际研讨会,校长刁建生邀请警大校友,也是国际刑事鉴识专家李昌钰博士演讲。

  李昌钰在出席活动空档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任何火灾事件,通常可以分成“意外”火灾,好比电线走火,第二是“自然”起火,好比雷电,第三也可能是“人为”故意,汽车实际上是常常起火,好比车祸撞击起火。

  至于这起重大交通事故,是否属于人为故意纵火?

  李昌钰表示,以纵火机率来看,在美国意外起火比较多,占了60%,人为占了30%左右,自然起火占10%,如果判断出来是人为纵火,就要找出动机,那是很有挑战性。

  李昌钰表示,首先要找到起火点以及火源,通常要掌握五个元素,好比用火柴?打火机?或是遭到雷击?第二要燃料,第三要有空气,第四是怎样引发起火等等,所有证据都要找出来。

  他认为,如果证据判断出来是人为因素,那要看动机是什么,动机不外乎是“政治”“报复”“金钱”“仇恨”等十多项原因。

  李昌钰稍后的演讲,也把他过去处理重大且棘手的犯罪事件侦查鉴识,以个案方式拿来讨论,这也包括重大火灾事件,他提醒警大学生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好比一场火警,现场看到的火焰,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温度,加上起火位置,很多不是仰赖实验室的科学分析,更多需要现场采集的证据综合判断,永远要牢记:“证据会说话”。

  年近80岁的李昌钰博士,坦言时代进步,犯罪手法也不断翻新,对于犯罪侦查来说是更大挑战。他说,21世纪刑事侦查新理论,从以往的“现场”“物证”与“资料库”比对,找到“信息”、“人证”与“情报”,现在愈来愈多是属于“电子物证”。

  李昌钰说,所谓的“电子物证”,就是不说话的人证,好比透过监视器等画面,去拼凑整个犯罪经过,犯罪事实几乎无所遁形。

[责任编辑:齐昕]

最热新闻
评台观海
台湾一周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