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交响乐《人文颂》赴台交流演出  >   最新报道  >   正文

《人文颂》台湾首演赢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赞美

2014年08月08日 23:4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人文颂》台湾首演赢得2000余名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赞美——世界级的演出 震撼人心的交流

  中国台湾网8月8日台北消息 掌声,经久不息的掌声!今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推荐、深圳原创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隆重首演。气势如虹的合唱、大气磅礴的旋律、儒家文化的演绎,《人文颂》征服了到场的2000多名观众。演出结束后,全场观众鼓掌长达近5分钟,用最高礼仪向艺术家们致敬。

  深圳为两岸文化交流开了好头

  演出结束后,记者遇到了国台办交流局副局长李京文。李京文说,《人文颂》结合了西方交响乐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整部作品现场演出精彩纷呈,是一部难得的艺术精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儒家文化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陆、台湾、香港的艺术家联手奉献这台精彩演出,对三地的文化交流具有积极和重要的意义。李京文表示,深圳原创的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为两岸文化交流开了一个好头,期待大陆有更多地方能像深圳一样,打造自己的文艺精品并积极参加两岸文化交流。他强调说,类似深圳《人文颂》这样的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以后是越多越好,不仅可以促进两岸人民的了解,两岸的老百姓也可以从中获益。

  这么好的作品到哪都能轰动

  看到记者在采访,台北市民张刚贤主动上前来打招呼,“《人文颂》的演出太精彩了,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啦,美中不足的就是演出时间有点短,我还没听过瘾呢。”

  张刚贤曾是台湾知名的综艺节目制作人,早年已移居美国洛杉矶。日前,他听说深圳大型儒家文化合唱交响乐《人文颂》即将来台演出,这次是特意赶回台湾观看《人文颂》。记者问他看完后什么感觉,他说 “太震撼了!”张刚贤说,“我也是制作人出身,所以我对《人文颂》的作者非常佩服。他们不仅用交响乐为《人文颂》制作了一件精美的外套,还用儒家思想精髓为《人文颂》填充了内涵。《人文颂》不仅有婉转优美的旋律,还有排山倒海的合唱,再加上深入浅出的旁白,现场演出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即使你听不懂交响乐,你也照样会被感动。明天看报纸吧,《人文颂》肯定会轰动台湾。”

  张刚贤深情的说,“海峡两岸一衣带水,我们都是华夏子孙。在这个中华文明走向复兴的历史时刻,《人文颂》这样的作品出现的很及时。《人文颂》在形式与内容上的中西合璧,不仅可以推动儒家文化精髓的传播,也可以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华文明的发展与成就。感谢深圳为我们台湾观众带来一场这么精彩的演出,《人文颂》有绝佳创意、有人文内涵、有舞台魅力,这个夜晚让我终身难忘。”当听到《人文颂》有望于今后去美国奏响时,张刚贤开心地说,“到时我一定带着家人朋友一起去捧场。《人文颂》不仅可以征服台湾观众,也肯定可以征服全世界。”

  经典作品可教你如何做人

  《人文颂》的演出结束后,很多观众不愿离去,他们纷纷聚在舞台前合影留念,还有观众拿着笔记本想去后台找乐手签名,一位女歌手走到舞台前找朋友,立即被观众围住要求合影。

  台湾老兵冯西荣对《人文颂》的演出赞不绝口,他说,这样的演出让他看到了中华文明复兴的希望。《人文颂》演出开始前,专门为高雄气爆死难的台湾同胞演奏了一段哀思安魂曲,冯西荣感动得热泪盈眶,直称“这是两岸血浓于水的最佳表现!”

  台湾麦客集团董事长黄长发看完《人文颂》后,表示心情很激动,觉得听一遍还没过瘾,准备带着家人追到台中再听一遍。

  从事广告行业的林国栋买了三张票,专门陪着喜欢儒家文化的父母来看演出。看完演出后,他们三人站在舞台旁,回味着《人文颂》的经典瞬间,久久不愿离去。林国栋表示,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不喜欢读儒家经典,因为他们觉得那些书有点晦涩难懂,而且脱离了现在的时代。“我真的希望台湾的年轻人都能看看《人文颂》,而且一定要到现场来听,那些他们在课堂上听不进的话在这里就很容易理解。《人文颂》是真正的经典,它与观众的交流可以说得上是震撼人心。明天我会把《人文颂》推荐给所有的亲戚朋友,因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交响乐,它甚至可以教会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台湾《旺报》社长室主任庆正看完演出后表示,“《人文颂》自幽远和声共鸣,破题以仁为本,展现大地气象万千,把中国儒家孔学仁义礼智信五德,以金木水火土五行演绎相生相克,最后归于一、归于仁的道德中庸,气势磅礴,宛转悠扬,确属难得美乐。歌声加上交响乐,确实不同反响,音韵深远,我很喜欢!”。(中国台湾网特约记者 刘柱)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