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媒:经济不好就怪大陆是什么逻辑?

2015年09月18日 08:12: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转发 打印

  今年台湾外销开始出现衰退,长期占据供应链中上游地位的台商优势渐失。台湾有不少人据此指责大陆产业由供应链下游往上游发展,即红色供应链崛起威胁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发表社论指出,大陆产业发展渐趋成熟,但台湾却很少有人自我反省,20年前已成亚洲四小龙之首,进入高科技制造领域后,为何没在研发和产业升级方面做出成绩?为何没由通讯产业制造跨入网络服务领域?一味责怪邻居的进步,这是什么逻辑?文章摘发如下:

  不少人有恐中心态,最近更变本加厉,已成为被迫害妄想症。这种心态的产生,可能和大陆在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发展有关,也可能是基于对经济及国际政治运作没有足够的信息,以致被逢中必反的媒体或名嘴误导。首先,我们要探讨所谓台湾经济过度依赖大陆和红色供应链崛起威胁台湾的说法。在台湾,只要经济表现不佳,就会出现一批人大肆宣传这是因为中国大陆是台湾最大出口市场,台湾经济过度依赖中国大陆所致。好似台湾改以欧洲和美、日等为最大出口市场经济便可持续成长。这完全是对经济缺乏常识、对国际分工缺乏了解。台湾和韩国都是东亚四角分工链的一环,台湾和韩国从日本进口重要零组件和原料,制成半成品出口到大陆,再由大陆加工为成品销往欧美市场,iPhone、HP、Nike、Levis、Zara、Uniqlo都是如此制造出来的。这样的分工模式和政治无关,是商业竞争所产生的结果。要让台湾出口不再依赖大陆的途径有二,一是全球制造不再依赖东亚供应链,这对台湾并不利;第二就是台湾脱离东亚分工链,这等于经济自杀。

  恐中心态也使不少人愿意相信“大陆崩溃论”,近日有媒体引用1990年代初期美国学者的论点,认为亚洲国家的崛起只是靠人工和资本堆积而已,生产力的进步有限。这个论点在亚洲金融风暴期间大为盛行,有人预测亚洲经济短期内无法再站立起来。但是其后的发展和这些学者的预测相反。学术研究也证明,亚洲国家包含中国大陆在内,其经济成长成分中有相当的比例是来自技术进步。恐中心态的言论有很多自相矛盾之处,一方面痛批大陆投资过剩、生产力没有提升,另一方面又说大陆红色供应链崛起威胁台湾。请问如果中国大陆没有技术进步,红色供应链如何崛起?

  最后,还有另外一种被迫害妄想症,就是害怕陆资并购台厂。台股走低,就有人解释为陆资并购良机。这样说显示其对现行制度缺乏了解。陆资并购台湾企业绝不是光在股市买股就可以行得通,所有并购案都有一定审议程序。

  以上种种不是自信溃散后的遁词,就是企图制造敌人转移失败责任,都是“鲁蛇(失败者)心态”,非强者所应为。真正爱台湾,就要客观了解外在竞争环境,正视大陆发展的事实,在现实条件下找出自我的优势,然后订出可行计划奋起直追。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