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岸“三通”五年大大推进闽台经贸人员交流

2013年12月15日 08:08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标志着两岸“三通”时代来临。五年来,“三通”带来的便利大大推进了一水之隔的闽台之间的民众往来与经贸交流。

  五年前参与大陆对台海上首次直航的华荣海运集团现已开辟了厦门、福州等港口往返台湾高雄、台中等港口的5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和多条对台散货不定期航线,每年输送两岸间集装箱货物超过20万标箱。

  “直航前我们是走厦门-石垣-台湾航线,直航后原则上最短距离是厦门到台中,约140海里,基本上缩短了一半的航程。”华荣海运集团总裁助理郑璟莹说,“以前一周一班的航线,直航后可以一周两班。”

  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福建共完成对台直航港口吞吐量8454.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262.1万标箱,运送旅客710.1万人次。

  2010年6月,海协会与海基会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郑璟莹说,在金融危机冲击、全球航运业不景气的情况下,ECFA维持了两岸航运市场的稳定。“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运输的箱量,基本上是维稳或是微增长的。”

  厦门市思明区个私协会台商分会会长黄启璋2006年到厦门创业。在2008年两岸实现空中直航常态化以前,黄启璋如果要从台湾到大陆,需用四五个小时从台北转机到香港或澳门,再到厦门;或者用三个多小时从台湾本岛乘飞机到金门再通过厦金航线到厦门。

  黄启璋表示,对于时间就是金钱的台商来说,两岸空中直航真的是再好不过了。

  2008年11月,两岸签署《海峡两岸邮政协议》,双方同意开办两岸直接的邮政函件、邮政包裹、特快专递、邮政汇兑等业务。2011年10月,根据两岸邮政部门换文商定,台北-厦门、台北-福州的EMS、函件、包裹三种航空邮件总包的直封关系得以建立,进一步缩短了闽台之间邮件寄递时间。

  来自厦门海关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1日,2013年厦门海关共监管两岸直接通邮函件、包裹、快件142.4万件,监管各类邮件70864公斤,较2009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62.5%。物品多为食品、衣物等一般亲友间往来的礼品和日常信函。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唐永红表示,“三通”为两岸民间交流以及经贸合作提供了一个相对便捷的通道,给两岸交流带来了效率和便捷。

  两岸“三通”仍有改进拓展的空间。唐永红提出,两岸可以“通路”作为“三通”的有力补充。他说:“两岸可以商议建立厦门、金门的‘一岛’体系,在通航的基础上,加强‘通路’,包括桥梁的建设、隧道的建设等。”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吴怡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吴怡

原稿件来源: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