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大陆台资企业谋变进行时:严酷的现实教训我们

2013年10月27日 09:23 来源:中新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现在不比早些年了,大陆和国际环境的变化,都要求我们做出相应的改变。这对于我们台资企业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台资企业富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厂长马铭良如是慨叹。

  马铭良公司所在地江苏省昆山市一直以台商云集著称。谈及台企在当地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当地人惯以“678”来向外界概述:台资占该市外资总量的60%、工业产值的70%、出口的80%。作为“登陆”台资发展的缩影,昆山台资见证了数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冷暖,也因应近年来大陆经济的转型而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的“谋变”之道。

  “大陆人工成本近年来上涨得很快,特别是长三角地区。人口红利的下降使我们的竞争力得到了很大的削弱。”马铭良称,他所在的企业主要生产绿色电池及电子元器件等,拥有员工逾6000人,对于人力成本的变化较为敏感。

  上述因素加之因金融危机而导致的外需不彰,拖累了本来效益不错的企业表现。2012年,公司销售额同比下降20.9%,进出口同比下降31.6%。而对于今年表现,马铭良坦言“也不怎么好”。

  “我们现在努力的方向是怎么把产品的附加值提上去。”马铭良称,“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在寻求市场多元化,把产品从欧美市场往巴西、印尼等新兴市场分流。”

  人工成本的上升及外需的疲弱同样刺痛了另一家台资企业友达光电有限公司,该公司总经理朱永铨告诉中新社记者,近两年,这家以生产手机和电脑面板为主的企业因供过于求陷入持续亏损的境地。与此同时,美欧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先后发起的“双反”(反倾销、反补贴)也使企业雪上加霜。

  “严酷的现实教训我们,不能再闷着头生产,而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的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区分度在哪。”朱永铨认识到,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加大研发力量的建设力度。目前,企业的研发专业人员已达3200人,80%以上硕士学历,拥有11500项专利。“这是我们接下来参与竞争的最大底气。”朱永铨说。

  在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建设的同时,朱永铨的企业也开始了策略上的转型。“以前我们是卖面板给所有人,与消费者的需求不贴,同时与传统客户(如诺基亚)的绑定也增大了企业的风险。现在,我们更加注重贴近市场需求,不再单纯提供面板,而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更加多元化的研发和生产。”朱永铨说,“而这,显然要依托更加强大的专业人才团队为基础。”

  对于人才的重视,贯穿于中新社记者走访的数家台资企业。马铭良便对记者表示,鉴于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深入开发所拓展的市场空间,企业未来“肯定会到内地去”。

  除了留住本企业员工,很多台资企业还有意识地与当地人“打成一片”。朱永铨所在企业位于苏州古镇跨塘镇。13年前,跨塘老镇区成片拆迁改造,友达光电在此建新厂房时,决定把当时尚存的9座谷仓中的两座保留在新厂区内,并有意识地搜集了当地的一些农具、农家用品等,作为吴地文化集中展示在谷仓,不定期请老居民们回来参观,受到当地居民认可。

  针对记者提问会不会将工厂移往劳动力等要素相对低廉的东南亚等地,朱永铨的回答有些不假思索,“大陆有市场,有优秀的手机品牌,有优质的人才,这些都是东南亚比不上的。大陆肯定是我们的首选。”

  而在马铭良看来,大陆与台湾“同根同种”,且政治稳定,这是吸引台资“登陆”的重要筹码。他并透露,鉴于大陆未来数年的更加成熟的投资及市场前景,其所在企业已确定在昆山建设一个实质性运作的大陆投资总部,目前该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中。(完)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中新社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