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两岸福州船政学堂后裔花祭马江

2012年12月03日 08:13 来源:中新社 字号:       转发 打印

  “各位先辈,罗海贤来大陆祭拜你们了。”在福州马江的护堤上,83岁的原台湾海军少将罗海贤提着花篮,将各色菊花撒向江中,花瓣随江水向远处漂去,寄托着对马江海战英勇战魂的敬意。

  第三届海峡两岸船政文化研讨会2日在马江畔举行了一项特殊的仪式:来自海内外的200余位船政后裔以及专家学者,向中法马江海战古战场撒花寄哀思,以花祭缅怀1866年诞生的第一所中国海军学校——福州船政学堂。

  1884年8月23日,中国近代第一支舰队——福建水师在马江与入侵的法国军舰激战。

  毕业于福州海军学校(原福州船政学堂)的罗海贤对中新社记者说,马江海战是中国创建近代海军后的第一次实战,教训深刻,勇气可忆。

  在江边200余位参加花祭的人士中,福建船政创始人沈葆桢在大陆辈分最高的后人沈骏一头银丝,格外显眼。80余岁的她每年参加研讨会都带来对船政文化新的理解,“思想观与技术观是船政文化给予时代进步的最大贡献,马江战役则又是一面激励的镜子”。

  “福州船政曾经打造了亚洲最大的造船厂,造的船比日本的还好,希望未来能看到中国造船业不断进步,不断给中国维护海权添加力量。”沈骏说。

  维护海权,成为参加花祭者共同谈论的话题。罗海贤表示,两岸一定要联手维护海权,确保海防,“两岸以和为贵,以民为先,团结一致,中华民族就会始终在世界面前挺胸抬头”。

  对大陆“辽宁号”航母不断取得进展,罗海贤亦备感骄傲,“这是中国海军维护海权的最重要一步,不仅非常有意义,而且前景可期”。

  福建船政大臣丁日昌玄孙、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办公室主任丁远超说,船政学堂从满清时候开始到近代,为中国海军建设奠定了很多基础;从这个基础出发,我们从海军船舰的建立到“辽宁号”航母的建设,对于维护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都是很重要的依靠。

  “希冀中华船政文化之传承与创新,能对捍卫中华海疆与中华民族之振兴、繁荣、富强,起着标竿作用。”台湾学者刘焕云认为,中国必须发展海权,壮大近海与远洋防卫力量。(张建忠)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