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湾苏州两地缘 文化经贸两相宜

2011年10月05日 08: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记者在台湾采访中,了解或到过苏州的台湾同胞称台湾与苏州有着深厚的渊源。蒋介石第二任夫人姚冶诚是苏州人,其次子蒋纬国从小居住并就读于苏州;台湾地区原代领导人严家淦是苏州木渎人人;前“行政院长”唐飞是苏州太仓人,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的母亲也是地地道道的苏州人。台湾的文化、民俗、风情与苏州有不少相似之处。苏州还是长三角台商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众多台商已在苏州落地生根,把它当作“第二故乡”。

  老东吴与新东吴

  台湾辅仁大学教授邹纪万祖籍苏州,父母亲说的是地道的“吴侬软语”,他回家乡已有20多次,本身又是教历史的,对台湾与苏州的历史文化渊源很了解。他对记者说,台湾东吴大学与苏州东吴大学“同根同源”,可以说一个苏州是“老东吴”,台湾是“新东吴”。所谓老,苏州于1900年就创建“东吴大学堂”,法学院颇有名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东京大审判”的中方人员大半就出身于东吴大学法学院。知名校友有蒋纬国、谢东闵、谈家桢、赵朴初、金庸等。

  邹教授高兴地说,如今东吴大学已成为台湾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同样是法律系闻名遐迩。台湾东吴大学的英文名依旧,校徽也与苏州大学一样,百年校庆台湾邮政特意发行了纪念邮票。自1993年起,苏州大学和台湾东吴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新老东吴大学成为“姊妹校”,学术交流频繁。

  大台北与小台北

  “台北是一座繁华的不夜城,台湾风情浓郁,既悠然又时尚”。从小在台北长大的台商王永吉,在大陆有投资项目,每个月都往返台北与苏南之间。他对记者说,与“大台北”相对应的是有“小台北”之称的昆山,台湾小吃一条街、台湾商品展示店、阿里山茶庄、咖啡馆、永和豆浆等熟悉的店名随处可见,想吃到地道的台湾土特产不是难事,还有台商子女学校,与生活在“大台北”没有多少差别。

  王永吉告诉记者,更重要的是,台商成就了昆山,昆山也成就了台商。目前聚居于昆山的台商及家属,加上长期生意往来、频繁往返于台湾、昆山两地的台商约有10万人。台商已对这座城市产生了认同感并扎根于“小台北”。台商还在那里建起了妈祖庙、台湾老街,形成了浓郁的台湾生活圈。这里的一切,都让台湾人找到家乡的感觉。

  宝岛风情与姑苏风味

  台湾知名文化人陈逢显对记者介绍说,台湾与苏州在民俗、风情、景观、物产等方面也有许多相似之处:台湾有300多条老街,苏州有数不清的古街巷;台湾老街注重年号怀旧文化很浓,苏州老字号店铺保持古城文化风貌;台湾是“小吃世界”,苏州是“美食王国”;苏州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台湾三峡老街石板路、石碇老街沿溪而立、深坑老街邻河的民居渡船码头,也保存水乡古镇风貌;苏州太湖有碧螺春茶,台湾三峡也产碧螺春茶……

  记者曾多次采访过台湾同胞在苏州过大年的情景,对此也有同感。就拿台湾与苏州的年俗来说,如台湾要放“天灯”,苏州有观“苏灯”;台湾“灯下许愿”,苏州“灯下走三桥”;台湾庙会“乞龟”,苏州庙会“轧闹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新闻中心 两岸 社会 国际 台湾频道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