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细数温家宝历年涉台答问:诗词述怀 从未放弃善意

2011年03月15日 08:01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我们是同胞,骨肉之亲,析而不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人大会议后的记者会上以此作结回答台湾媒体提问。台湾《旺报》发自北京的报道形容,温家宝从未放弃利用这个机会向台湾表达善意。

  历数过往9次记者会,温家宝总理之语均显示大陆对台善意,屡引诗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003年,刚刚就任总理的温家宝说起台湾就很动情。他引用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临终哀歌:“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在温家宝心中,这是震撼中华民族的歌词,在当时两岸关系背景之下,温家宝以此表达了尽早恢复两岸对话谈判、反对“台独”、推进来往与交流,争取和平统一有更大进展之愿。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2004年,温家宝面对台湾岛内局势变化,以台湾诗人丘逢甲几乎用血泪所写的28个字描述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海峡不能隔断骨肉之情。

  意犹未尽的温家宝随后诵读台湾著名乡土文学家钟理和的诗:“原野人的血必定要返回原野人,才会停止沸腾”。两个不同时代文人之作,在温家宝口中,相互呼应,真切诉缘。

  2005年,全国人大会议高票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面对媒体追问这是否是一部“战争法”,温家宝如此引用古话做回应。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