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大陆  >   科教  >   正文

教育时评:“石头剪刀布”折射出科学认识的差距

2015年01月23日 07:03:54 来源:扬子晚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石头剪刀布”作为一种行为模式和简单事物下控制方法的研究,对于人工智能的深入发展具有指导作用。然而仅因为“石头剪刀布”是一种游戏,就无以获得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足见科学素养的苍白。

    科学都是相通的,再简单的形式背后,都有着相似的原理。“石头剪刀布”不仅是一种概率研究,其间还包含了物理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并成为博弈论、微观经济学、优化算法理论和计算机科学领域本科教学教程的参考内容。不理解甚至视之为笑料,恰是对科学不尊重的结果,由此也折射出科学素养还有待于加强。

    一直以来,基础教育被弱化已成一种通病,重实用而轻研究,使得对科研少了一些耐心。要么是科研人员难以获得社会的尊重,要么就是研究型人才去从事一般的管理,要么就是难以培养出真正的研究型人才。虽然我们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研究生群体,也具有全球数量最多的论文,但真正有用者却乏善可陈。

    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相当于日本、加拿大和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现状映射着创新动力不足,缺少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伪科学、伪养生学大行其道。在实践中,我们往往重视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却忽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的普及。很容易因为功利忽视了科学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石头剪刀布”获得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评选,然而依然挡不住 “研究出来成果了,有什么用”的论调。如此看来,基础研究依然无以得到普遍的接受,在很多人看来不能变现的东西,都没有实际的价值。也正是因为这种功利而具有偏见的认知,使得基础研究在国内的基础还十分薄弱。由于基础研究的弱化,无以培育牢固的科研基础,“山寨产品”由此大兴其道。若不能转变这样的科学态度和认识,那么建设创新型国家则将会成为无源之水。

    但愿“石头剪刀布”的“意外”成功,能带来对基础研究的重视。(四川 唐伟)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泰娇玉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泰娇玉

原稿件来源:扬子晚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