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台湾大学发现抗老化蛋白 登全球顶尖生物医学期刊

2012年02月10日 09:2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2月10日消息 据台湾媒体报道,医学界先前已找到与人类老化相关的基因,但却不知这些基因如何与体内其它物质产生交互作用,台湾大学(台大)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合作,日前证实有2种蛋白质可调控AMPK(俗称长寿基因),这一发现昨日刊登于国际顶尖生物医学期刊《Nature》(自然)。报道指出,此次发现意义重大,除揭开了部分老化谜团,还为开发癌症新药带来曙光。

  据报道,台大昨日开记者会郑重宣布此项消息,研究团队成员台大医学院生物化学暨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理教授林育谊、台大医院检验医学部主治医师吕金盈、台“中研院”核糖核酸干扰设施平台林志隆博士等均出席。

  该研究第一作者林育谊说,过去世界学术界仅知人体内有2大类共数10种蛋白质与细胞老化相关,一类是“乙酰基转移酶”,另一类是“去乙酰酶”,人年轻时,2类蛋白质维持能量均衡,当年纪渐大,去乙酰酶较活化,使能量不均,进而罹患与老化有关病症如癌症、高血压等。

  林育谊说,要治疗上述疾病,需要先弄清这2大类蛋白质与其它基因的交互作用,他与成员透过改良的脱氧核糖核酸干扰技术,对已知与老化相关的AMPK基因做交互作用筛检,才发现有2种蛋白质:HDAC1、p300与AMPK相关。

  林育谊表示,当HDAC1活化,AMPK会受抑制,p300则有相反作用。这是学术界首次找到可调控AMPK的蛋白质,对解开使人老化的“去乙酰化”原因踏出一大步。

  林育谊形容脱氧核糖核酸干扰技术像facebook,通过facebook就可知某人有哪些朋友,及其彼此的关系,而运用该技术就能分辨出这些蛋白质间的关系,知道其相互作用如何。

  吕金盈指与老化相关基因很多,台大无法据新技术研发长寿药,但团队目前正在对肝癌、肠癌、甲状腺癌等抗癌药物进行分析,以利研发与老化有关的癌症治疗药物。

  据了解,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享有盛名,在美国排名仅次于哈佛大学医学院。(中国台湾网 李帅)

  浏览更多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