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本网快讯  >   正文

专家谈两会热点:ECFA为两岸合作带来新方向

2010年03月10日 16:16 来源: 字号:       转发 打印

  中国台湾网3月10日消息 今年的两会上,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是个热门话题,许多代表委员纷纷对此建言献策。本网记者特别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研究员王建民,请专家畅谈对这件今年两岸经济发展的大事的看法。

  大陆“让利”思想应高度肯定

  两会召开前,胡锦涛、温家宝曾分别针对ECFA提出对台湾“让利”;在2日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中,大会发言人赵启正说:“既然总理已经说了要让利,那委员们会说,我们的让利应该更慷慨一些。”

  对此王建民指出,推动ECFA签署过程中,在岛内受到政治意识干扰且提出很多苛刻条件的情况下,大陆展示了高度的政治智慧与大度。“就是说,我们总的原则是要互惠互利、互利合作,但我们也会考虑到台湾经济规模的小,考虑到台湾的经济现实,考虑到台湾弱势产业包括台湾农业面临的困境,大陆会在这些方面做出某些让步。”

  在签署ECFA之前就表示慷慨让利,“我觉得体现了对台湾同胞的人文关怀、经济利益的关怀,体现了祖国大陆在处理两岸合作方面的大度,应该对中央这个思想给予高度肯定。”

  如何将让利与双赢结合起来?王建民表示,这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在签署协议过程中认真研究探讨,未来在落实上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毕竟ECFA是个框架性的协议,是个面比较广的长期性协议。

  ECFA为两岸经济合作带来新方向

  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无疑是去年两会的焦点话题,而今年的“后危机”时代,签署ECFA又有哪些意义呢?王建民指出,去年两岸在共同应对金融危机方面采取的很多措施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如今两岸要签署ECFA,正成为两岸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合作的一个新的方向,为双方经济合作带来一个全新的局面,而且是台湾经济避免边缘化、重新振兴的一个机会之窗。

  王建民认为,如果台湾不签署ECFA,不去分享大陆经济起飞的红利,对台湾经济的伤害会很大;所以马英九才会非常重视而且迫切需要两岸尽快签署,并公开表明签署ECFA是台湾经济振兴的唯一道路,“我认为虽然不是唯一道路,但肯定是最重要的道路,没有别的选择。”

  ECFA的长期效果非常重要

  “在未来两岸签署ECFA后,不是说两岸合作的框架、两岸经济合作大势已定了,不是这样的。”王建民指出,即便是签署ECFA后,两岸经济合作还是会面临很多困难,还是会有很多挑战,还有很多领域需要继续推动。

  王建民认为,ECFA更多的是两岸经济合作的一个方向性、原则性、程序性的框架东西,其实质内容在初期不会很多,所以ECFA的推动是一个长期过程,可能要5年、10年甚至20年,签署后的下一步就是要不断地完善、充实、落实。

  王建民说,ECFA总体来说利大于弊,但直接效果不是能很快体现出来的,间接效果、长期效果却是非常重要、非常巨大的,“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无形中会发挥作用,这点我们需要清醒认识。”(赵静)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赵静 ]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