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关于《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思考

2017年03月23日 16:2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圆满收官。该档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自播出之日起便引起观众注意,且引发了一股古典诗词的阅读品评热潮。同期,《中国诗词大会》的收视率领跑收视排行,7日其收官战播出收视率显示,排在了实时的第一位。

  文化类节目的热播,对应着国民价值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方式的升级。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255档国产综艺节目,与如火如荼的综艺节目“霸屏”形成对比的是观众对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有意思没意义、缺乏原创力的吐槽声音。《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不是偶然现象,而是对观众需求的主动回应。这从侧面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于传统文化宣传的渴求,为文艺创作者提供创作思路。

  文化传播需要“深耕”,不能停留在“字面”宣贯。与以往文化类综艺节目不同,《中国诗词大会》不仅是考选手记忆力,更加考验选手的鉴赏力。与纯靠记忆的生硬表达不同,基于艺术的欣赏让诗文的传播更有魅力、感染力,更加激发了观众的共鸣。文化传播,不能停留在“填鸭式”宣教层面,要“深耕”文化内在的领域,突破文化灌输的桎梏,让传统文化的魅力被挖掘出来,吸引更多的人去研究、去传承。

  巧借文化传播,提升全民文化素养。《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造就了一批文化红人。如选手全民才女武亦姝、文化主持董卿、一众“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诗文爱好者以及谈吐优雅风趣、引经据典的评委老师。这些文化红人为观众们展示了“知识分子”应有的气度与素养。同样,也有个别选手由于德不及才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批评。观众在对一众选手的表现进行评价时,也会将自身与之进行对比,从而扬长避短,从善如流,达到既受到文化熏陶,又提升自己的行为素养的效果。好的文艺作品,就要有发人深省、劝人向善的作用。在文化传播中,要将文化宣教功能有机融合到文化本身,以文化人于无形,最大化的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中国台湾网网友:悦浅墨)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