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蔡英文强夺文化总会要做什么?

2017年03月14日 08:3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终于“拿下”中华文化总会,顺利当选会长,并大阵仗安排绿营人马进驻要津。台湾《联合报》14日社论说:以台当局掌握资源之庞大,如此大费周章夺取这个民间团体的领导权,不知目的何在?人民都在等着看,蔡英文领导的文化总会,是会让文化更为厚实,或只是利用它来遂行“去中华”之目的?

  不可讳言,中华文化总会自其前身“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于1967年成立以来历经转型,其间对台湾文化的提升确有过相当贡献。然而,随着台湾“文建会”乃至“文化部”的成立,文化建设工作大量转移到台当局部门,文化总会相应转型为民间社团,扮演推动民间交流的角色,这是时代潮流所趋。也正因如此,蔡英文竟率“文化部”及绿营人马对文化总会巧取豪夺,让人侧目。

  这可以分成两个方面观察。从形式层面看,台当局“文化部”所掌握的权力和资源,远远大过文化总会的能量,官方和民间双方其实可以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分头并进,这才更合乎民主多元及效益极大化的原则。试问,蔡英文有必要亲自染指民间社团吗?

  从实质层面看,即使蔡英文想要借重文化总会头上的“中华”二字,利用文化交流来推动目前僵持的两岸关系,台当局也可以透过柔性商榷的方式,促请文化总会配合。岂料,蔡英文却是采取霸王硬上弓的手法,先逼退刘兆玄,再用“灌水”的方式派出两百多名亲信人马入会,“以量取胜”达到目的。领导人用这样的豪强手段拿下民间社团,出任会长,恐怕难称光荣。

  蔡当局拿下文化总会后,现在大家都在等着看,它的下一步将怎么走。民进党最初的说法,是要利用文化总会来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民进党文宣大将林锦昌则是其主要推手。但蔡英文当上会长后,却强调提升台湾文化实力、加强国际交流,两岸交流反而变成其次。也难怪,外界对此有不少猜测,认为蔡当局的主要目的在为文化总会“去中华”。

  这样的猜测,并非无的放矢。观察两岸之间的政治气氛,近一个月来,持续呈现下降的趋势。例如,岛内各公私立大学招收陆生行之有年的“不涉一中一台”文件,被诬为“一中承诺书”,台当局“教育部”扬言惩处开罚,这是对两岸交流的阻挠。再如,在228事件的“去蒋”风潮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打造“新故宫”的计划,也传出“去中”、“去孔”之说,孔子展的“万世师表”四字即遭移除。这些,都是政治干预教育文化的可议作为。此外,近日发生的“陆生共谍案”,被外界认为只是台当局转移舆论批评“保防法”之用;但率尔将陆生和共谍划上等号,势必使两岸青年交流愈发变调走味。

  事实上,蔡当局若有意推进两岸交流,最佳控球权就握在她手中,何需假手文化总会?不仅如此,林锦昌接任秘书长后,宣称文化总会没有“改名”问题,随即遭到“独”派大老吴树民炮轰,要求尽速改名为“台湾文化总会”。吴树民是文化总会的新任执行委员,也是这次蔡英文邀请加入文总的众多“独”派大老之一;蔡英文如此布局,当然就是为了改变文化总会的本质。也因此,未来文化总会的“中华”色彩被稀释,甚至去除,恐怕是必然的趋势。至于所谓“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云云,恐怕只是台当局的烟幕弹,未必想做什么实事。

  蔡英文拿下文化总会,除了可供一干好友亲信排排上座,其实真的是“食之无味”。但如此强取豪夺,不免让自己暴露在民意的审视底下,人们都在等着看她如何主导。这会不会变成又一件被拆穿的“国王新衣”?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