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命运共同体是两岸关系的未来

2015年05月05日 10:18:0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新提法,既是对两岸关系模式的再构建,也会创造出覆盖两岸更大范围的利益空间。这需要直面制约两岸关系的政治分歧,从“求同存异”转向“聚同化异”。

  昨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2005年以来第三位“登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会上习近平指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要携手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并就此提出坚持“九二共识”、深化两岸利益融合、加强两岸人员和文化交流、积极探索解决政治分歧和难题、两岸同胞和全世界的中国人团结起来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5点主张。

  “两岸命运共同体”,这一新提法甫一曝光,就受到舆论广泛聚焦。都知道,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本就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命运共同体,是在现有两岸关系基础上构建更高水平的和平发展关系,它内含的“命运相连、荣辱与共”意涵,既是对两岸关系模式的再构建,也会创造出覆盖两岸更大范围的利益空间。那两岸命运共同体又该怎么建设?

  必须认识到,“九二共识”就是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法理基石。正是基于“九二共识”,国共两党在10年前才实现了历史性“破冰”。两岸关系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坚持“九二共识”,两岸和平发展的趋势才不致摇摆,两岸才有可能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而要巩固“九二共识”,就需避免争议、猜疑阻滞共同体建设进程,对否定、动摇“九二共识”的种种言行辨伪存真,还要两岸积极探讨构建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框架,保证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的顺利实施。

  这几年,在台湾经济增速放缓之后,孤岛情绪有所抬头。“九合一”选举之后国民党和民进党政治声势的此消彼长,新世代和“政治素人”的崛起,又进一步强化了政治主张、价值观宣示的自发性。这给两岸关系发展客观上增添了未知因素。把握两岸和平发展这条关系主线,减少不确定性,增强两岸民众的共同体意识。这其中,青年一代的相互认同至关重要。“习五点”中提出努力扩大两岸民众的受益面和获得感,尤其要为两岸基层民众、中小企业、农渔民合作发展、青年创业就业提供更多机会,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等措施,不仅旨在维护利益共同体的顺畅运转,更是为增强两岸价值认同感指明了具体路径。

  而这种路径,有赖于扩大共识面,直面制约两岸关系的政治分歧。10年以来,国民党、亲民党、新党等台岛政党与大陆建立了稳定的政党沟通磋商机制,对于政治分歧,已经具备了从“求同存异”向“聚同化异”转化的条件。“习五点”中提出,国共两党和两岸双方不仅要求同存异,更应努力聚同化异,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大家一起来干,不仅是对国共两党建立政党交流机制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提出了冀望,同时也是对两岸各党各派和全球华人的一次“喊话”,只要承认“九二共识”,政治对话大门就是打开的,两岸各党各派和全球华人都可以参与解决两岸政治分歧中来。

  建设两岸命运共同体,擘画出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新节点。“虑善以动,动惟厥时”,抓住两岸命运共同体的新机遇,两岸关系呈现出更明朗的前景也就举目可期。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