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陈先才:岛内政局变化后青年呈现新特点

2016年12月14日 13:4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12月14日报道,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厦门大学两岸协创中心社会平台执行长陈先才日前在南澳论坛上发表观点称,台湾岛内政局发展出现很大的变化,台湾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必然会受到台湾政局发展的某种影响,呈现出新特点。台湾青年集体焦虑情绪弥漫,社会公平意识较为强烈,政治参与意识大幅提升,政治价值取向高度西化。

  陈先才表示,当前台湾岛内政治局势非常复杂,绿营全面主导台湾政治、经济及社会各个领域,而以国民党为首的蓝营则陷入势力大为削弱,甚至面临被民进党和绿营进行全面政治清算的不堪境地,可谓是四面楚歌。在当前民进党全面执政的情势下,台湾青年的社会政治心态必然会受到台湾政局发展的某种影响。

  陈先才认为,台湾青年集体焦虑情绪弥漫,利益性焦虑尤为突出。成长环境与生存环境的巨大反差,使当代台湾年轻人普遍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形成较为强烈的焦虑情绪。台湾青年的集体焦虑突出体现在与个人及自身所属群体利益密切相关的利益性焦虑方面,包括薪资过低、房价物价过高、就业难失业率高等因素所导致的焦虑。

  陈先才认为,台湾青年社会公平意识较为强烈,但社会公平感水平较低。调查显示,86.47%的被调查者表示关注社会公平问题,其中,40.61%的人表示对社会公平问题“非常关注”,45.86%的人表示“比较关注”。高达76.54%的人对当前社会公平状况持负面的评价,其中,46.79%的人认为“不太公平”,占比最高,29.75%的人认为“非常不公平”。52.39%的人认为当前台湾政治经济环境对年轻人不太公平,33.84%的人认为“非常不公平”,两者比例高达86.23%。可见,青年在与其他世代的社会比较中产生了非常强烈的代际不公平感。

  陈先才认为,台湾青年政治效能感显着提升,政治参与意识大幅提升。岛内青年对自身理解政治和影响政治体系的能力的心理认知均较强,明显不同于长期以来外界对该群体的习惯性认知。随着政治效能感的增强,台湾青年的政治冷漠现象有所缓解,政治参与意识转向积极,在选举投票率大幅攀升的同时,其政治参与方式也渐趋多样化。

  陈先才认为,台湾青年政治价值取向高度西化,政治行为倾向左倾化。针对“你认为最重要的政治价值有哪些?”的问题,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民主(99.53%)、正义/公正(99.07%)、自由(95.92%)、公平(95.22%)、分配正义(94.05%)、世代正义(93.58%)、人权(92.65%)、平等(89.26%)等纳入优先考虑的选项,他们对这些政治价值的认同远高于对秩序(23.92%)、效率(19.37%)、稳定(14.59%)等其他政治价值的认同,形成了高度西化的政治价值取向。

  陈先才认为,台湾青年台湾主体意识日趋高涨,政党倾向泛绿化。台湾TVBS的相关民调显示,在2008年6月、2012年3月和2013年10月,20至29岁的台湾青年自认是台湾人的比例分别高达76%、83%和89%,呈持续上涨趋势,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民众;其自认为是中国人的比例则分别只有13%、13%、11%,总体呈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其他年龄层民众。虽然部份青年对蓝绿政党恶斗感到反感厌恶,将其视为台湾政治最大的隐忧并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提出所谓“超越蓝绿”的诉求,但不可否认,当前台湾青年的政党倾向总体上仍然倾向绿化,在政党偏好上依然偏向支持民进党。

  陈先才认为,台湾青年对大陆发展与两岸经贸合作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面对大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两经贸交流合作,多数台湾青年持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多数青年视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为“威胁”或“威胁大于机遇”。台湾青年对大陆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所持有的态度显然是防范多于信任、竞争多于合作。

  陈先才建议,为加强两岸青年的交流,应推动两岸青年交流制度化,强化两岸青年交流的社会资本网络;回应岛内大学毕业生的利益关切,强化其情感和认同转向的现实动力;发挥新媒体强大的议程设置功能,强化两岸议题话语论述引导能力。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