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台媒:蔡英文无视自己道德瑕疵才最危险

2011年12月15日 09:5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宇昌案日前在台湾政坛持续延烧。台湾《中国时报》今日针对宇昌案发表社论,关注隐藏在事件背后的道德考量。社论指出,蔡英文忿忿不平认为遭到恶意抹黑,反映她对政治道德和社会观感的无知无觉,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道德瑕疵,才是最危险的地方。

  社论摘编如下:

  人生很多事情想不到,但从政的人、尤其是参与竞选的人,太多事不能想不到。民进党主席、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蔡英文的人生之途在这几年转折太快,担任行政主管部门副负责人时,她没想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贞昌会在民进党2008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落败后请辞;卸任副领导人前,她没想到自己可能转行到生技业;出任生技公司董事长之后,她又没想到会出任民进党主席;当然,至少在五市选举前,她可能还是没想到自己会代表民进党参加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但是,这能成为摆平一切争议的理由吗?  

  宇昌案是陈水扁当局末期全力推动的大案,当时的立意不可谓不佳,毕竟台湾高科技业靠着半导体成为亮点,台湾需要新的产业亮点。根据《维基解密.台湾》解密电文,蔡英文早在2007年7月就告诉AIT(台湾AIT半导体公司),卸任后她要全力推动新的生技产业,她沾沾自喜地表扬自己,由民意部门负责人王金平领衔提案并完成三读的《生技新药产业发展条例》是她撰写的。  

  台湾产业发展很大部分确实是靠当局鼎力支持,就像当年孙运璇、李国鼎请回张忠谋主持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又扶植联电(台湾联电集团)一样;但是,他们没有自任董事长,甚至一张股票都没有;即使像赵耀东推动“中钢”,尔后并出任董事长,赵同样一张“中钢”股票都没有。  

  对比之下,蔡英文从生技产业相关法律案,到接下来的基金投资案,一路密切参与,甚至主导,即使她未预期自己可能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在政治道德上也不该将自己家族的资金引入这个当局的投资案,这是基本的利益回避。  

  蔡英文不但不回避,甚至在2008年3月18日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3天,竟由家族向“国发基金”申请拨给由她家族资金成立的台懋生技创投公司10亿(新台币,下同)资金,最后经济建设主管部门核准的金额是8亿7千500万元;这个金额甚至远超过“国发基金”核拨给宇昌的2000万美元(约6亿新台币)。由于金额太大,时机敏感,承办公务人员不敢贸然拨款,蔡英文应该感谢这群谨慎行事的公务人员,否则她今日的争议必然不仅于此。  

  时任经济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人的何美玥为蔡解释说,蔡氏家族投入的是“天使资金”,数目不大只有2000万台币;但是,当年宇昌案投资者还包括统一、永丰余在内的大企业,随便找两家企业各多出资1000万,一点都不难,何须蔡氏家族挹注?蔡英文在当选民进党主席后,于2009年处分掉全部股份,2000万投资一年不到就赚进1900多万,获利率惊人。对比宇昌案当局还亏了4.5亿,只能说蔡英文果然政商都够力,还能找到润泰企业收购她的股份,让她解套并获利了结。  

  宇昌案的情况复杂,比方说,台懋有两家,一家台懋蛋白公司后来更名为宇昌;蔡英文家族又成立一家台懋生技,两家公司一套人马,都向“国发基金”申请资金。第一笔拨了2000万美元给宇昌,后来又提高到5000万美元、1亿美元,到底最后投入多少钱?宇昌、台懋能重复申请资金,还是只能说蔡英文果然政商都够力,让“国发基金”逢蔡必核准拨款,难怪生技大老们个个都要蔡英文出任董事长。  

  陈水扁末期有两件大投资案,一件是邱义仁担任行政主管部门副负责人时主导成立的鐽震公司,要把军火采购移转为民间公司处理,甚至在邱义仁推荐下内定由民进党新潮流大佬,时任证交所董事长的吴乃仁出任董事长,此案过度匪夷所思,遭到舆论强烈质疑而撤销。宇昌案因有何大一、翁启惠等人的背书支持而一路通关。但是,不论成案与否,都反映陈水扁当局在政权移交前后的看守期间,胆大妄为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  

  当局重点扶植政策性产业,没有人反对,但有哪一位政务官敢在选举前后引进家族资金成立新公司,并向“国发基金”申请核拨数亿资金,还自任董事长?清廉不是选举造势场上的口号,必须深入骨髓成为信仰,蔡英文忿忿不平认为遭到恶意抹黑,反映她对政治道德和社会观感的无知无觉,就像她骂18%又领18%一样,看不到自己的弱点和道德瑕疵,才是最危险的地方。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