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台湾品牌撤离大陆的警示与机会

2016年12月05日 11:0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经济日报》5日发表社论说:近年台商在大陆投资经营日益困难,不仅以代工出口为业的众多台商面临生存危机,而且着眼于大陆广大内需市场的业者亦遭遇愈来愈多困难。最新一期商业周刊报导,6年前因为大陆的“台湾情”而让台湾品牌在大陆几无往不利,但6年后的今天,台湾品牌从大陆商场大撤退,知名品牌包括太平洋百货、钱柜KTV、达芙妮鞋子等,在大陆生意冷清、亏损、缩编、甚至吹熄灯号撤出大陆。大陆台商经营困境无疑戳破大陆市场的迷思,未来两岸经贸要何去何从,是必须严肃思考及面对的课题。

  台商在大陆发展已有二、三十年,早期是以制造业为重心,初期集中在成衣、制鞋、玩具、运动器材等传统产业,再逐渐发展到资讯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台商更藉由两岸分工,建立以大陆为生产基地、替国际品牌大厂代工制造的庞大代工出口产业,也为台湾出口缔造了另一个高峰。

  在2008年金融海啸后,中国大陆经济一枝独秀,适逢马当局上任,两岸关系从解冻到增温,2010年6月双方更签署ECFA,当时被韩国媒体捧为如出闸猛虎的“Chaiwan”,意指中国(China)加上台湾(Taiwan)的两岸联手合作,即中国大陆资金及市场,结合台湾产业经验及人才技术,对韩国产业尤其是资通讯产业造成极大威胁。在“中国崛起”的诱惑及磁吸下,两岸产业合作快速升温并蔚为风潮,愈来愈多的台商着眼于大陆内需市场亦掀起新一波大陆投资热;潜力无穷的大陆市场似乎成为解决台湾经济问题的一剂强心针。

  然而,两岸经济合作的热潮很快地受到各种经济现实的挑战,台商“以大陆为工厂”的代工出口产销模式,因受到大陆生产成本逐年攀升及本地产业崛起的双重冲击,台商出口竞争力每下愈况,不仅很多产业陷入“茅山道士”(“毛利3%到4%”谐音)的惨况,甚至沦为替大陆品牌代工的窘境;以代工制造为主的大陆台商,若不寻求新的出路,未来前景至为黯淡。

  另一方面,受惠大陆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及对台湾品牌的偏好,很多主攻大陆内需市场的台商表现亮丽,如“卖笔电不如卖方便面”、“富士康不如康师父”等顺口溜,充分展现大陆内需市场的活力,但随着大陆经济成长放缓,以及对台湾品牌热度退潮及大陆本地品牌快速崛起,台商荣景昙花一现,从高峰迅速坠落,台湾文创精品瓷器法蓝瓷11月宣布大幅缩编,并优退25%员工,就是错估大陆市场的典型案例;即使经营大陆市场多年的台湾食品龙头“康师父”、“旺旺”等,近来获利也都大减,充分反映大陆市场愈来愈严酷的竞争趋势。

  大陆已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目前虽遭遇若干困难,惟若能贯彻“深化改革”和“经济创新”的政策路线,未来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尤其,两岸经济唇齿相依,台商更不可能舍大陆市场而不顾,这是台湾必须面对的经济现实。

  但另一方面,大陆市场日趋成熟,竞争日益激烈,亦是不争的事实,台商无论以大陆为工厂或着眼内需市场,“赚容易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台商惟有不断创新生产和经营模式,才能在大陆市场长期深耕、立足,不被淘汰。

  至于两岸产业合作,也须走出长期来以“垂直分工」为主的旧思惟,打造崭新的合作模式,两岸目前都在积极推动经济改革及产业创新,双方如果能够建立合作共识,在不同领域截长补短,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及重复投资,这对两岸双方都是最有利的做法。在短期政治因素尚无法改变情况下,从两岸民间企业合作切入,可以作为一个选项。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