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17日发表社评说,最近一连串的食安风暴问题,固然凸显了台当局管理机制上的大问题,但也戳破了台湾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有关政府应负的责任,各种媒体已多有评论,今天我们要特别探讨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社评摘编如下:
在两岸关系发展的过程中,台湾人常以所谓的软实力感到自豪,大陆民众到台湾来,也屡屡称赞台湾人的素质。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软实力中的一环。大陆民众为什么相信台湾或香港的食品,因为他们认为台湾的企业不只是向钱看而已,而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事实上,台湾企业从事公益活动的也不少。但一连串的食安事件,让我们惊觉原来台湾的软实力,尤其是企业的社会责任,只是表面的功夫而已。
食安问题只是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冰山一角而已,更大的问题是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法国着名经济学家皮凯特出了一本书探讨财富分配的问题。作者认为,当资本报酬率长期高于产出及所得的成长率,资本主义便会自动造成令人无法接受的人为分配不均,有如十九世纪那样,并且彻底瓦解民主社会依照个人才能与努力决定报酬的基本价值。十九世纪发生的事,极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又重演。
我们要强调的是,财富分配问题,固然与政府有关,但也与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关。就以顶新积累财富的方式来看,似乎与良心背道而驰,一个如此贪婪的企业又怎么可能负起社会责任,回馈社会,又怎么可能支持政府要提高税赋的政策!根据资料显示,1980年时,美国上层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百分之八的财富,而下层百分之五十的人拥有百分之十八。30年后,上层百分之一的人口拥有百分之二十的财富,而下层百分之五十的人所拥有的财富已降到百分之十二至十三左右。这个趋势同样也在台湾出现。
二十一世纪财富分配不均的速率可能还更快,因为科技的进步以及资本的运作,只会使得有钱的人更有钱而已,形成一种富人世袭的现象。由这个趋势看来,民主失灵,企业的社会责任也丧失,根本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或许有人指出,台湾企业仍热心公益活动,并非没有社会责任。然而,顶新魏家不也是慈济人吗?这些企业的公益活动,往往不是发自社会责任,而是出于营造公共形象的需要。日前媒体报道,“食安法”修订时,曾有企业集资数亿元来进行游说工作,正是无良企业的反映。
企业没有社会责任,赚钱不以正道,赚到的钱也不会回馈社会,前者危害社会,后者异化社会。食安问题一再出现,污染问题也所在多有,而财富分配不均日益恶化,说明了台湾民主的失灵以及企业的无良,这是台湾面临的新课题。这一次全民抵制,可以说是一种觉醒,但这种觉醒仍不够彻底,仍未看透民主失灵及企业无良的问题。我们期待这一次的抵制能够透过公民团体的参与,转化为一种彻底觉醒的推力,以扭转台湾的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