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面对“宇昌”蔡英文还能装做事不关己?

2011年12月16日 09:06: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宇昌案”越演越烈,成为蓝绿攻防点。台湾《中华日报》今日刊载社论指出,宇昌生技也好,台懋创投也罢,既是蔡英文家族都有少数持股的企业,应可被怀疑在蔡英文主导下,进出“国发基金”如入无人管理之境,“国发基金”乃任令台懋予取予求。蔡英文对此还能装做事不关己吗?

  全文摘录如下: 

  “国发基金”投资宇昌生技案越演越烈,成为蓝绿攻防点,民进党从党中央到“立院”党团采取“焦土政策”,紧抓住“经建会”文件注记日期误植穷追猛打,还据此申告经建会“主委”刘忆如等五人,但对所有疑点却只字不提,说明民进党硬拗强辩本事高强,也显现本案问题重重,蔡英文必须面对各方质疑。 

  “经建会”将投资说明会解密文件日期由2007年8月误植为2007年3月,“经建会主委”刘忆如为此公开道歉,确实有其必要。不过,宇昌生技案的主要疑点不在加注的日期,而在“国发基金”投资宇昌是否违反正常程序?中间有无利益输送?蔡英文是否涉有“自编、自导、自演、自肥”之嫌? 

  “国发基金”投资开发生技产业,本是可以开大门走大路的台湾发展之所需,但本案投资过程极其反常。姑不论以“极机密”专案专签是否有其需要,何美玥当时身分其实是“政务委员兼经建会主委”,并非“国发基金”管理委员会召集人,她却越俎代庖,时任召集人的胡胜正竟然被蒙在鼓里,若谓没有蹊跷其谁能信? 

  其次,两份有关投资案的专签“极机密”文件,第一份授权翁启惠与美商 Genentech公司谈判,条件是:如果 Genentech同意“未来大量生产之工厂在台湾”等三条件,则我方同意“国发基金在2000万美元范围参与投资, Genentech可得10%范围内的技术股”。这种授权谈判条件可说大有利于我方。 

  然而,在第二份文件中,揭示“合作条件超出预期太多”,并非翁启惠先前估算“新公司投资仅需5000万美元”, Genentech不但要求15%技术股,还要我方支付多项费用共8430万美元,另加产品销售权利金。凡此条件是否符合“国发基金”投资效益?难道不需要经过“国发基金”投审会审查?何以由后来成立的宇昌生技几个成员自行评估就算通过? 

  再者,在TaiMed团队之前,研发TNX-355的Tanox董事长唐南珊已与高育仁合作向“国发基金”提出申请,但审查两年,被“国发基金”以投资规模太大,不符投资效益为由,于2007年3月23日批驳。在此同时,“国发基金”又与正在并购Tanox公司的Genentech谈合作案,原来评估时不赞成的何大一,不但态度改变为赞成,同时此后还拥有5.18%的技术股,试问:难道没有瓜田李下之嫌吗? 

  除了宇昌案之外,蔡英文家族的台懋生技介入投资案也有诸多问题。例如资本额仅1.32亿元(新台币,下同)的台懋生技疑为空壳公司,因不符国发基金增资要点,另外成立台懋生技创投,于2007年12月申请“国发基金”投资,号称将成立规模约35亿元的创投公司。但蔡英文家族只投入7000万元,仅占资本额2%,却要求在公司7到11席董事中占有3席。复于2007年12月,要求“国发基金”在2008年2月底前,将申请通过的8亿7500万元全数到位,让台懋生技可以管理35亿元的创投基金。 

  宇昌生技也好,台懋创投也罢,既是蔡英文家族都有少数持股的企业,应可被怀疑在蔡英文主导下,进出“国发基金”如入无人管理之境,“国发基金”乃任令台懋予取予求。蔡英文对此还能装做事不关己吗?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高斯斯]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