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书信拒绝朗读

2017年04月05日 21:2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近来《朗读者》和《见字如面》火了,北京上海的朗读亭也纷纷建起来了。在综艺当道的电视节目里,这两档节目当真是一股清流。在豆瓣上,《朗读者》有8.8的高分,而《见字如面》更有9.0的高分。

  中国古代是有朗读传统的。古时印刷术普及以前,书籍流传不易,学生听老师讲课,往往没有课本,全靠老师口授。又有靠朗读娱乐的,汉朝时皇帝令词臣作汉赋并让人朗诵,供皇家玩乐;文人们也写一些乐府,曲子词用以消遣怡情,也有些文人自己不看书,让书童读给他听。不过虽有此传统,但并不占据主流,口授是物质条件所限没有办法,其他形式的所谓朗读大多都是娱乐消遣之用,书童所读的大部分都是些闲书。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书信是拒绝被朗读的,尤其是在电视媒介中的朗读。无论朗读还是演绎,在电视中,舞台的灯光,观众的掌声和目光,背后响起的音乐都在提醒你在被观看。被观看意味着丧失私密性,书信特别是家书,本是私人的隐私,在本质上拒绝被他人观看。演员总是尽可能回归到写信人写信的情景中去演绎,回归到一个私人空间,但电视设置的一切在提醒我们这一切都是虚假的表演。

  再则,电视中的朗读是对文字多意性的一种伤害。媒介本身就是信息,在电视的朗读中,文字不仅被转换为语音,还被转换为图像,甚至连文字本身也要转换。把文言译成白话已经失去了诸多味道了,而演员们的语调动作,都在告诉我们这是他所塑造的写信人的形象,他在剥夺我们通过文字的阅读直接想象的权力。毫无疑问,文字为想象力留下的空间要比语音加图像留下的多得多。

  有媒体评论说,这类节目并不能提高人们的阅读率,这说的是真话,但是无用的废话,就好比说鹅不能下鸡蛋一样。《朗读者》是为了讲述朗读者的人生,跟阅读没太大关系;《见字如面》是为了用书信打开历史,从未标榜过阅读。朗读,照中国的传统来讲,总是以消遣娱乐为主的。

  我虽然反对书信等作品在电视媒介中被朗读,但我依然赞赏《朗读者》和《见字如面》,毕竟耀眼的舞台灯光和略吵闹的背景音乐不能掩盖许渊冲老先生的风采,也不能消磨许子东讲张爱玲和顾城时的智识。

  当然,倘若下次朗读时,没有夺目的舞台灯光,没有背景音乐,甚至于没有观众,只是一个人读信,最多再配一盏台灯,那一定更好。(中国台湾网网友:白林丰)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