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520沉默之后 蔡英文面临两条路线的选择

2017年05月23日 08:4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23日发表社论指出,5月20日就职周年前夕,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取消和媒体的茶叙,陈水扁则脚踩着台中监狱的红线直接向蔡英文当局呛声,“让我讲个话会倒吗?”陈水扁的嚣张,让人们回想起他任内8年的种种蛮横、狡赖、贪渎行径,是如何导致民进党兵败如山倒。而蔡英文面对520的沉默,则让人好奇她如何面对自己执政1年的挫败:将转向强硬和挑衅?或转向灵活与务实?

  如果蔡英文选择了前者,她就是选择了陈水扁的短线、投机、乌贼路数;那么,蔡当局极可能步上陈水扁执政的后尘,把台湾带向纷乱与衰颓。如此一来,她恐怕更难摆脱民意流失的困境,并势必再度坐实“民进党不会执政”的观感。但是,蔡英文也可以选择一条与陈水扁不同的路,不靠政治催眠,不靠民粹簇拥,不靠收买抹黑,而靠着专业、智慧与灵活,让民进党二度执政为台湾留下有意义的资产。

  该社论表示,过去的一年,外界应看得出来,蔡英文确实有意识地避免使自己掉入“陈水扁陷阱”。从人事的“老蓝男”布局,到若干职位的安排,皆可见其用心。但是,光这些表面的安排是远远不够的;原因是,这虽在形式上表现了局部的平衡感,但在职能上却无法发挥出他们的实际专业作用。亦即,这些布局的“象征性”高于“功能性”,在实际决策运作上,多数所谓“老蓝男”仍得听命于民进党和政的一条鞭指导,没有多少专业发挥的余地;而一旦决策受到抨击,他们又首当其冲成为被怪罪的对象。

  这种现象,一年来屡见不鲜。包括林全日昨谈到前瞻基础建设计划之备受争议,竟将擘划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举推给“国发会”公务员化、“没有智库功能”云云;至于台当局硬要在短短3个月拼凑出8千多亿(新台币,下同)的绑桩计划,则彷佛一点责任也没有。如此责任感轻薄的台当局“行政院长”,既不将行政团队看成一个整体,又轻率推动超乎能力所及的挥霍建设,面对低迷的支持度而毫无愧疚感,这绝非一个正常“内阁”该有的现象。

  该社论认为,根据最近一份民调,林全行政团队的满意度仅剩两成,唯一满意度超过不满意度的官员,是任期制的台湾“央行”总裁彭淮南;但是,林全宣称他未把彭总裁当成“喜欢”的人。更严重的是,整个“行政院”的“辨识度”出奇地低,民众不知道首长姓名以及他们决策的比率高达4至5成。此一现象,其实也高度反映了蔡当局的核心病灶:其一,许多政策都是“由上而下”推动,或“由党而政”发动,许多官员根本插不上手。其二,台当局决策基本上是“政治挂帅”,没有太多专业发挥的空间,这样的决策很难不流于偏歧。

  陈水扁之所以敢大声呛蔡英文,当然是摸清了蔡当局的斤两,知道此刻可以向她下手。同时,他也自恃拥有诸多“阿扁们”的支持,可以继续向“小英”施压勒索。亦即,一周年正是个微妙的关头:当蔡英文的支持度越来越低,到了仅剩绿营基本盘的地步,她会不会为了只求自保而向深绿屈服,并在政策及人事上向他们作出更多让步?或者,蔡英文仍记得执政的初衷,会选择走回中间路线争取多数民意的认同?

  该社论指出,当然,蔡英文也可能选择继续她第一年的强势领导模式,不进行任何调整。这点,从她最近宣称自己做事不是“为了民调”而是“为了台湾”,以及“改革不怕得罪人”等语,或可看出一些端倪。但是,如此执拗,恐怕无助改变台当局能力受到质疑的困境,只会使情况愈发恶化。她的最佳选择,是回归自己从政的原点,听取人民的声音,抛弃党派之见,务实地修正自己的执政模式,合理地调整人事。蔡英文最大的敌人,不是在野党,也不是被人民唾弃的陈水扁,而是她自己。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