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台当局对待劳工的态度已变脸

2017年02月04日 10:3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春节期间,台湾1400名台铁员工“依法请假”,却遭台铁寄出“旷职单”严惩,认为此一“恶意休假”造成返乡民众不安。台当局“交通部”和“行政院”也相继表态支持惩处,认为休假员工有违服务大众的“社会责任”。台湾《联合报》4日社论说:对照蔡英文刚上台时对华航罢工空服员的亲切抚慰,以及对道路收费员的百般力挺,短短数月,台当局对待劳工的态度已经完全变脸。

  去年6月华航罢工时,蔡英文在出访专机上向空服员大示殷勤:“如果不是忍无可忍,谁会出来罢工?”并温情喊话:“绝对不会让你们孤单。”正因如此,当时新任华航董事长何暖轩对工会的要求无条件接受,全盘体现蔡英文的意旨。而这次,台铁员工不过是“依法请假”,并非“罢工”,却要遭到旷职、记过、甚至去职的严惩。同一个当局,对待华航与台铁员工竟有天壤之别;请问,公平在哪里?

  再看,去年8月蔡当局为化解道路收费员的抗争,决出资5.9亿元使事件落幕;蔡英文甚至亲召远通董事长徐旭东,以社会责任为由要他负担半数金额。这种处理,其实是“破坏法制”以表现个人恩德,亦不啻在鼓励无理的抗争行动。原因是,收费员聘雇及废收费站之事均载明于合约;但蔡英文对此颇为自得,说“这就是政党轮替的意义”。这种态度,对“前朝”的抗争者奉若珍宝,对自己辖下的不平却视若粪土,却又是什么领导哲学?

  在“一例一休修法”时,蔡英文曾公开喊话,强调“劳工一直是民进党心中最软的那块”。从民进党当局处理华航罢工及道路收费员抗争,确实可看得到这样“柔软的心”;然而,近数月的发展,这颗柔软的心已然变得僵硬而冷酷,再也没有温暖可言。

  以“一例一休”事件为例,劳工团体在“立法院”前绝食达两百小时之久,但民进党当局对此视若无睹,从未过问或关切一声。再以年金改革为例,在举办分区座谈听取各界意见时,民进党“立委”段宜康甚至向抗争者呛声:“包围越多,砍越多。”不仅充满挑衅,态度更显冷血,丝毫没有沟通意愿。如此一路下来,在台铁员工请假事件中,从台铁、“交通部”、到“行政院”均主张施铁腕伺候,外界再也听不到一句关切劳动者的话,似乎也就不足为奇了。

  检视台铁员工请假事件的前因后果,不仅凸显了蔡当局的表里不一,也暴露了它的浮夸与无能。第一,本质上,台铁员工是“依法请假”而非罢工,台铁以“旷职”处理,完全是蛮横无理的作法。何况,蔡当局的“一例一休”修法,反覆强调的就是要让劳工享有合理的休假;而台铁员工依法请假却遭严惩,这不是台当局自打嘴巴吗?

  第二,执政党辩称台铁员工是“公务员”,招考合约均载明其轮班义务,因此不能像一般劳工享有正常休假权。事实上,台铁员工无法正常轮休,主要原因是台铁长年大量缺额未能补足;而台当局作为台铁员工的雇主,其实才是最大的失职者。如果台当局和台铁自己不检讨,却找依法休假的员工出气,这就是暴政苛虐。尤其,蔡当局在年金改革时,把政府和公务员间的“信赖保护原则”抛在脑后;现在却以招考契约要求台铁员工履行,岂不自相矛盾之至?

  第三,这次台铁员工春节休假,并未造成车次调度的混乱,或造成旅客的输运不便;可见,其行动就算带有抗争示威性质,亦显属节制。华航空服员三天的罢工,造成10亿元(新台币)的损失,影响许多旅客进出,结果却备受珍宠。如果台铁员工休假并未影响输运,其行动亦难称违法,却要受到台当局严厉打压;这样的双重标准,社会大众能苟同吗?

  从华航罢工到铁路工休假,短短半年多,台当局对待劳工的态度丕变,柔软的心变成铁石,孰令致之?或者,原先所谓“柔软的心”本就是诳言?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