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林语堂:墨迹渐白有余香

2013年05月03日 07:53: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1966年,漂泊了大半辈子的林语堂定居台湾,把生命中最后一个家安在了阳明山半山腰。这里可以远眺观音山景,俯瞰天母、北投。可亲近树梢枝头,静听上面的鸟声虫鸣。连隔壁妇女用闽南语骂孩子,都让他觉得亲切异常。他说这里适合冥想,可将尘嚣及俗世都踩在脚下。

  回台后,蒋介石曾把林语堂找去,要他任“考试院”副院长,谈了好久,林语堂坚决辞谢。故居的书房里,就挂有一块横匾,上书“有不为斋”。这块横匾,曾挂在林语堂上海居所,后随他去了美国,最后又带到了台湾。林语堂所谓“有不为”是指做官。他说有的文人适合做官,有的人就不适合,他是后者,“惟与文房四宝为老伴,朝于斯,夕于斯。” 

  他的“有所为”就是读书与写作。林语堂是一个爱书的人,书房的藏书他每本都翻过、读过。他认为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就愈能读出书中的味道来。林语堂是一个勤于写作的人,他经常清晨6点开始工作,有时连续写作10多个小时。

  故居书房门口处就是他的写字台,桌面上放着笔、稿纸、文镇、放大镜、书籍和茶壶、茶杯,仿佛作家刚刚起身离去,书桌前还留着他的墨迹余香。而之前一刻,他还脚搭在半开的抽屉上,一手拿书,一手持烟斗,嚼着牛肉干、花生仁,品着热咖啡,身心都沉浸在无尽的读写乐趣中。

  林语堂曾给“文人”下过一个定义,颇有些夫子自道的味道,说:“带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点。要有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往独来,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但像林语堂这样冰雪聪明、懂得扬长避短的人,有时也不免虑事不周,露出文人的随性本色。据他女儿回忆,有一次他在书房工作,佣人进来说“蒋院长来了。”“请他等一等,”他回答。林语堂以为是相熟的“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蒋复璁到访,没太在意,处理完事情才走到客厅,赫然发现来宾是“行政院长”蒋经国。

  后来蒋经国又来过几次,估计林语堂没有再如此“怠慢”了。看来,要做到陶渊明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想法很美,现实还是有些难办的。

  现在的台湾人年轻不大记得林语堂了吧?毕竟,从周杰伦的嘻哈到林语堂的幽默,中间隔着一段岁月的距离。但要去他故居还是很容易的。在台北捷运(地铁)士林站1号出口,搭红5或260公交车到阳明山永福,花不了太多时间。搭公交车返回士林时,最好不要在下午4点半到6点之间,因为车上会挤满下课后急着下山的文化大学的学生。(记者 任成琦文/图)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