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台湾应警惕吸引亚太地区热钱的后遗症

2009年05月31日 15:24:00  来源:
字号:    

  台北股市最近两个月极为神勇,其上涨幅度几乎是全世界冠军。台湾那《中国时报》31日社论指出,台湾现在需要小心热钱流入带来的后遗症。

  社论说,在今年1月20日,股价指数只有4242点;到了5月22日,竟然飙涨到6737点,涨幅近60%。在同一段时间,台湾的基本面经济数据却是惨不忍睹:首季台湾居民生产总值成长率为负10%,5月失业率大概保不住6%,4月进出口衰退也还是41%与34%,而厂商订单除了少数龙头大厂之外也都没有起色。

  中国的GDP成长超过6%,但沪市A股同时期的上涨率也只有30%。台湾这么差的基本面配上这么强劲的股市表现,令所有人都不知如何解释。股市名嘴创造了一个“两岸和平红利”的名词,但这个炫酷名词究竟值多少钱、是虚是实,也完全没有左证。再说,想要以一个“和平红利”的名词拗回两岸第一季将近17%的成长差距,实在也说不过去。

  既然没有基本面支撑,那么台北股市究竟为什么会涨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资金行情。所谓资金行情,就是国外流入或民间积蓄已久的资金,由于不敢、不想、不能投入实体投资,遂砸进股市买股票。社论指出,以最近M1B与M2黄金交叉的态势来看,这些资金以来自海外者居多,所以才会创造大笔的货币供给。由于经济基本面上无实质支撑,此种以资金面硬吹起来的股价上涨,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一种“泡沫”。外资当然是逐水草而居;只要哪里有炒作题材,哪里就有热钱流入。等到题材结束了,外资就撤出而向外另寻水草,将来台湾就面临M1B下降、股市下挫、台币贬值等压力。我们的重点倒不在于看好或唱衰台湾股市,而是要指出:在国际资金流动迅速便捷的今天,一味吸引外资流入台湾,其实绝对不是件好事。

  据台媒报道,上个星期,台湾行政主管部门内部又召开了一次有关亚太资产管理中心的协调会,其主要讨论案依旧是台“金管会”所提吸引外资来台的种种刺激方案。尽管台“财政部”、“经建会”、“中央银行”都提出强烈反对,但“金管会”却还是兴冲冲地大力鼓吹。台“财政部”担心影响税收、影响租税公平,而“中央银行”顾虑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的中立,“经建会”则指出台湾根本不缺钱。这些都是实实在在、正正当当的反对理由。

  社论强调,相对之下,“金管会”所主张减免印花税、营所税、免列入遗产额计算等等优惠,就像是基于本位主义的无理取闹,讲不出个足以说服人的道理。“金管会主委”自己也承认,这个案子立法通过后究竟会吸引多少外资来台,“他们并没有计算”。既然吸资效果未知,其所能创造的经济效果当然也就只能凭空想象。这么抽象的法案如果还硬要“在下个会期列为优先法案”,那就是拿公务事物开玩笑了。

  为什么台当局高层一直都有将台湾发展成亚太资产管理中心的迷思呢?我们认为,这迷思背后有两个观念盲点,必须要予以点破。其一,马英九就然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前,台湾资金每年都以1、2兆新台币的速度外流。马英九在草拟施政方针时,亟思以各种优惠办法吸引外资回流,而这些优惠即为“资产管理中心”的设计背景。但是,自去年第三季起,金融海啸肆虐,资金即大笔流入台湾避险。这时候台湾的钱已经淹脚目,再要盲目吸金,要把台湾弄成一个“亚太热钱炒作中心”,那就相当白目了。

  其二,台湾金融界游说势力庞大,历任与现任金融行政高层,不乏与业界过从甚密者。他们在推动政策时,经常无法辨明大众利益与业者利益,直将理专业者、证券业者的操作利润,当成公益。即使是冒着干扰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租税公平的大不讳,也以为自己义正辞严,而经常做出极不恰当的政策意见。

  文章在最后强调说,去年底金融海啸发展迄今,全世界各金融主管机关都还余悸犹存,纷纷在寻找对各种金融交易的管制原则与会计揭露原则,迄今还莫衷一是、难获共识。值此规范不明之际,台湾的金管当局未能与闻先进金融秩序的讨论,健全我们的交易监管,却只是死抱着事过境迁的“马萧政见”,拼命要吸收亚太的热钱。这样子硬推一个过时的、秩序规范落后的、后遗症极大的吸引热钱政策,究竟是为台湾好、还是为财团好,值得台湾的金管当局深思。

浏览精彩评论 点击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王赛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