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鞠海涛: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民族复兴

2015年11月26日 09:01: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据香港中评社报道,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政治室主任、副研究员鞠海涛日前在中华文化复兴论坛上表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中华文化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具备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传统禀赋和现实条件,中华文化复兴大业需要两岸同胞共同担当。两岸应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实现民族复兴。

  鞠海涛表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景光明可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趋势下,中华文化再度繁荣兴盛已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和召唤。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资产,具有许多符合人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具备引领人类走向更美好未来的禀赋。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同受中华文化滋养,理应携手共促中华文化复兴,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锦绣前程。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仅需要我们在经济、科技、军事等物质层面即硬实力上居于世界前列,同时也需要我们在制度文明、价值观文明、社会文明、文化竞争力等精神层面即软实力上,同样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强大影响力。文化软实力与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一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从这个角度来说,只有实现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中华民族复兴才是全面、真正的复兴,否则中华民族复兴的根基不牢,难以可长可久,甚而可能昙花一现,好景不长。

  二、中华文化具备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的传统禀赋和现实条件

  鞠海涛指出,中华文化以其博大包容开放的特质逐渐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在世界范围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方面,中华文化蕴含许多具有普世意义的良好价值观。另一方面,随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加快,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我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走出去已经具备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中华文化顺利实现现代性转化的现实条件更加完备。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华文化可以做到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在借鉴吸收西方文明成果及其他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实现升华和超越,建立起人类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和新典范。

  三、中华文化复兴大业需要两岸同胞共同担当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两岸一家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陆同胞与台湾同胞同受中华文化滋养,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园,也是维系两岸同胞亲情的重要纽带。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在中华民族崛起大趋势下,中华文化复兴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伟大的事业召唤两岸同胞携起手来,共同承担起传承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性责任。

  鞠海涛建议,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是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融合,进一步增进中华文化认同,强化中华民族认同。鞠海涛认为,在两岸政治歧见一时难以化解的情况下,两岸应着力开展文化领域的交流合作,让双方最主要的“共同点”发挥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牵引作用。1、语言文化方面,双方就普通话与“国语”、简体字与繁体字进行协商,尽量缩小差异。2、文学艺术体育方面,双方可协商建立奖励机制如各类基金和奖项,鼓励培养民众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教育方面,两岸可就中小学教材编订、学生教师交流等进行更大范围的合作。4、道德修养方面,两岸应共同大力宣扬忠、孝、仁、义、诚、信等价值观。5、习俗方面,两岸可共商合办合度某些传统节日,在祭祀、饮食、文物、民居、婚丧等方面交流合作。6、加强佛教、道教及妈祖、关公等宗教信仰交流,充分发挥宗教凝聚民心和增进民族认同的作用。7、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尤其是共同创作影视作品和文创产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不仅有利巩固台湾同胞的中华文化认同,消解岛内否定中华文化的逆流,也可拉进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进而为化解两岸政治分歧创造有利的氛围和条件。

  二是两岸携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共同拓展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影响。两岸要联手向世界推广中华文化优秀价值观和诸多精华精品。1、建立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在境外联手举办文化艺术展览、演出、推介活动。2、合作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节庆、习俗、建筑、手工艺等方面联合申遗。3、加强两岸驻外文化机构如“孔子学院”和“台湾书院”之间的联系,建立两岸民间文化组织共同参与INGO的沟通合作机制。

  鞠海涛强调,二十一世纪将是“亚太世纪”,世界文明的重心将在四、五百年后再次由西方转向东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呼唤中华文化繁荣复兴。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理应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共同凝聚形成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