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开了太多浮夸支票的民进党与蔡英文

2015年05月22日 08:2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22日发表社论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蔡英文被称为“空心蔡”,原因是她始终说不清楚她的政治主张。同时,她的演讲、谈话或是文章论述,始终堆砌着漂亮的词藻,如:公平正义、进步价值、公民参与、台湾主体、人民、民主等等,最近一段时间,又多了区域治理、世代正义、新经济、新农业、创意、创新等美丽语汇,但是说了半天,仍然停留在理念的层次,极少化为可以实践操作的具体政策,或者就是停留在要打造“沟通平台”的层次,未能形塑出实际的纲领、路径图,也没有成本效益分析。

  社论摘录如下:

  “空心蔡”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蔡英文担任党主席之初,一批批“进步学者”包围了蔡英文,希望将这位学界与公务体系出身的旧官僚,凭借着其非典型政治人物的某些特质,改造成新时代的进步政治家,成为许多人翻转旧政治、打造新政治的寄托所在。

  “空心蔡”的故事还有第二阶段。当民进党的所谓“四大天王”年华逐渐老去、政治魅力逐渐消退时,蔡英文越来越成为民进党的救世主,越来越接近权力的顶端。于是,回避矛盾、讨好选民就成了蔡英文论述的主轴,当然也就更加巩固、深化了她“空心蔡”的形象。

  “空心蔡”故事演化的第三阶段,就是此刻这“最后一哩路”。比起2012年,摆在眼前的这场选战,蔡英文几乎是十拿九稳,民进党也早就以“中央准执政党”、“地方最多数执政党”的姿态面对国民党和选民。作为“准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蔡英文已经很难维持过往那种“回避矛盾”的政策模糊,必须响应选民的提问与期待,于是,蔡英文陆陆续续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支票,其中第一大部分是两岸政策。

  蔡英文说,民进党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持两岸现状”,也就是维系台海和平及持续两岸关系稳定发展的现状,据蔡英文表示,这是两岸关系的核心,也是民进党重返执政后致力目标,她还信心满满的保证“民进党有信心可以处理好两岸关系,避免意外,更不会挑起矛盾、冲突和对立”。

  “维持现状论”一出,各方反应多是不了解蔡英文定义的两岸现状为何,也不知道她要如何维持现状。一个多月过去,人们发现,蔡英文所谓的维持现状,其实大约就是“追随并维持美国定义的台海现状”。从民进党的反中立场来看,这样的立场是理所当然也是相对稳健的,表面上似乎可以避免重蹈陈水扁时代的“麻烦制造者”覆辙。

  然而,这却清清楚楚是一种“失衡”的危险政策,不但将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随着中美关系的短期波动而摆荡,也将大大提高两岸之间发生摩擦、龃龉甚至冲突的机率,长期来看,其实也未必符合美国的根本利益。总而言之,蔡所提出的是“不确定的两岸政策”。

  至于蔡英文的社会经济政策,更是充满矛盾与危险。日前,蔡英文在参访彰滨工业区时,提到台湾劳工“放假太多”,引发一波争议。据了解,蔡英文在面对工商团体时,先后提出了不仇富反商、不独尊劳工农民、不反对签订自贸协议、不支持豪宅税、证所税、奢侈税,更不以“公平正义”损害“效率”、“竞争力”等承诺。矛盾的是,当蔡英文面对企业主大谈抑制劳工福利,以维持产业竞争力的同时,却又摆出了“进步”、“公平正义”的姿态。

  这段时间以来,蔡英文喜欢谈“新经济成长模式”,说要确认一个“以小搏大”的产业战略主轴,她认为下一个世代引领经济成长的主力,是中小企业,不是大企业;是有脑袋的人,不是传统资本家;知识与创新比资本重要,因此“台湾经济发展不能再独厚传统资本家与有钱人”。坦白说,蔡英文的所谓新经济成长模式,是揉杂反财团情结、某类型“小就是美”的生态经济理念和知识新经济概念的集合体,实际上完全脱离了全球经济发展的现实,背离了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性产业,也完全不了解巨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关系,这样的经济政策,只能是脱离现实的假平等、假进步政策。

  蔡英文面对中下阶层与弱势群体时,总是把“国家责任”与“分配正义”挂在嘴边,面对环保团体更提出画大饼的“以2025非核家园的达成为总目标”、“10年开发绿色能源500亿度”和透过建立智慧电网等措施来“10年节电300亿度”的新能源政策,但是却从来说不清楚稳定财源何在,更避谈整体性的财税改革,这完全是“不负责的左派政策”。而当蔡英文转身面对工商团体时,又反对加税、质疑工时缩短,强调市场经济、效率与竞争,可称得上是“不诚实的右派政策”。

  “不确定的两岸政策”、“不负责的左派政策”和“不诚实的右派政策”,这就是蔡英文众多支票的实质,这样的蔡英文,真能获得台湾人民和国际社会的信赖吗?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