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式民主乱象丛生 缺失在哪?

2014年10月28日 16:07: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当局“立法院”本会期刚刚结束施政总质询,即将开始审查法案以及2015年总预算,“行政院长”江宜桦特别发表感言,期盼《两岸服贸协议》、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食安法”修正草案等攸关民生的重要法案能在“立法院”加速审查。

  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发表社论说,江宜桦的态度堪称剀切,但是“立法院”法案审议的前景,却无法乐观。本会期可说是选举会期,“九合一”选举在即,地方议会就要改选,各县市议会都会提早休会,进入选举状态;“立法委员”虽然没有改选,但是在政党对决的情况下,仍无法摆脱选举干扰,施政总质询沦为秀场,总预算审议变为勒索,实在是必然的现象。

  另一方面,“行政院”提出的几个优先法案,其中大多数由于涉及敏感的两岸议题,存在有相当争议,在野党势必利用机会,大加表演,其通过的前景实在无法乐观。也就是说,本会期的“立法院”,国民很难期待它有什么积极性的作为,建设性的作用。见微知著,这是台式民主的缩影,更是台式民主的悲哀。

  “立法院”在台湾民主发展史上的角色历经多次演变,台当局迁台之初,“立法院”的意义在于展示“全中国”的代表性。1992年全面改选后,“民主”似乎降临,“立法院”空前活跃,但立即出现了负面现象:金权政治泛滥、利益团体操控、地方派系大举进入,“老法统”的包袱不再,但“黑金”、“金牛”却成为严重的问题,到了单一选区制建立,民代地方化、利益化、世袭化的现象更为僵固,“立法委员”忙于选区经营、拙于议事问政,“立法院”的问政品质每下愈况。

  另一方面,政党恶斗与作秀政治也逐渐蔓延,运作的空转,让人们诟病,“立法权”凌驾行政权的问题,更恶化了行政效率不彰的事实。近日另一则不为媒体重视的新闻,就凸显了立法院运作的病态。

  日前,21世纪基金会、“口袋国会”等团体公布第8届5会期“立法委员”观察报告,这份报告系依据“立法委员”“法律提案量”、“法律通过率”、“质询表现”等五项指标进行观察评选。

  根据报告显示,第5会期整体“立法委员”的表现呈现是“重质询、轻提案”,全体“立法委员”平均提案量为5案,但也仅有36%的委员在法律提案表现高于平均值,且有28位委员提案数是零,完全没有提出任何法律修正案。在口头质询的部分,第5会期全体“立法委员”平均质询次数为45。7次,且55%的委员于口头质询的表现,都高于平均值,完全没有在所属委员会口头质询的委员只有2位。

  换句话说,“立法院”超过半数的委员都是以口头质询为其工作表现的重心,法律提案则较不受到重视。了解议事运作的人都能明白,所谓的口头质询往往就是“立法委员”作秀表演、羞辱官员的场合,多数质询没有实质内容,甚至脱离官员负责的政务,根本背离了原本监督施政的原始旨意。“重质询、轻提案”,恰恰好凸显台式民主的荒谬性。

  监督团体也观察纪录了“行政”、“立法”两院的互动,他们发现第5会期“行政院”所提之优先法案通过率仅有20%,且其中有6案都还没有离开“行政院”,竟也列为“行政院”优先法案。其中,陆委会、“财政部”两部会优先法案的通过率都是零,甚至很多法案送“立院”审议已超过一年以上,却依旧停留在一读程序。优先法案的僵滞,一方面是行政机关的怠惰,另方面更凸显“立法院”对“行政院”的箝制与凌驾。

  陆委会优先法案通过率为零,并不意外,因为这是蓝绿对决,在野党过分操控议事运作、恶意抵制下的必然结果。而“财政部”优先法案的通过率竟然也是零,不管原因在于“立法院”的抵制或是部会的怠惰,都是严重的警讯,毕竟财政政策是影响经济发展前景的一大关键,是刺激发展、排除障碍的重要杠杆工具。

  台式民主乱象丛生必须改革,政治学者法兰西斯·福山检讨苏联瓦解后全球民主衰退现象,承认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缺失,认为政治体系良窳关键在“强政府”、“法治”和“民主问责”3要素的兼顾,面对“立法院”问政品质低落,“立委”表现荒腔走板,思考新一阶段的改革,此其时也!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