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廖中武:就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三点建议

2014年07月24日 11:1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香港中评社7月24日报道,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共同举办的“第二十三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于7月21日至25日在青海西宁召开,在22日的小组讨论上,中共福建省委党校、福建行政学院闽台关系研究中心廖中武博士指出,目前在两岸交流中,文化议题往往被边缘化,然而文化议题却有着不同于政治、经济的强大力量,所以如何巩固和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文章摘编如下:

  廖中武称,相较而言,两岸经济交流有ECFA(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做保障,文化交流领域一直缺乏一个双向稳定的交流机制与主要平台,大陆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最后往往变成只谈经贸,文化议题常常被边缘化。2013年以来,两岸各界多次呼吁建立两岸文化和教育合作的框架性机制,包括可以适时探讨和商签两岸科技合作协议、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机制等具体性协议。两岸要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必须依赖于机制建设,在“一中框架”架构和长效机制下开展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又将其成果反推和完善机制建设。但两岸文化交流机制不同与政治、经济、军事交流等方面,自有其特点。

  就巩固和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廖中武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形成包容性交流机制,通过多层面框架式交流,纡解两岸文化交流不适症。

  廖中武称,目前两岸在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社会化的过程也存在差异,导致两岸民众思想观念存在差异。两岸从1949年起分治,随即陷入国共内战体制,在“共匪”与“蒋帮”的教育下,彼此对对方的经验是陌生甚至对立的,政治方面的对峙使得两岸在政治认同上产生隔阂。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Weber)认为政治认同是政治成员对“统治权力的信仰”。由于文化的差异,泛化到政治文化方面,使得台湾不少民众产生“恐共”甚至“反中”心理。而在李登辉、陈水扁执政时期,强调“台湾主体意识”以凸显台湾优势来“去中国化”,更是造成台湾民众对文化认同的混乱和偏失。也正由于两岸的历史历程不同、社会发展轨迹差异导致两岸历时性文化出现差异,这需要两岸通过不断的交流产生共时性文化来纡解,并由此建构起同时代的共同社会经历和认知,为两岸统一奠定文化心理基础。

  第二,确立法制式交流机制,释放更多的文化政策红利,拓展两岸的文化合作空间。

  廖中武指出,两岸的文化交流有了一些重要平台,如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海峡两岸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这些平台对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台湾方面在马英九执政期间也在大力行销其文化软实力,大打台湾文化品牌。但相对于两岸广阔的市场和消费人群,当前的文化红利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由于台湾政治气候的不确定性,大陆担心执有“台独”理念的民进党一旦重新上台执政,是否会再蹈陈水扁当年“去中国化”的台独式文化政策。这需要两岸在制度尤其是法律保障方面建立稳定的、法制式的规范和管道,以保证两岸文化交流的成果能被两岸民众共享,并为后续的文化交流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这就需要双方开展类似于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两岸文化合作框架协议的磋商与签署。

  第三,促成全球化交流机制,面向海内外输出中华文化价值观,扩展“一个中国”的共同影响。

  廖中武指出,两岸在文化方面完全可以携手合作,不管在传播传统文化抑是现实价值等方面,不能给国际舞台造成不同“中国”的印象,而是要本着“一个中国框架”的合作精神开展合作,这对复兴中华文化软实力、共圆中华民族梦具有世界意义。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