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岛民众也成房奴 15年才能买间房

2014年04月23日 16:0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23日社论指出:台当局“内政部”日前公布房价所得比,台北市荣登全球买房第一难,民众平均要15年不吃不喝,才能买到一间安身立命的房子,已经超越了香港。

  社论说,高房价已成台湾民怨之首,但马当局似未将此当成施政之首。几位高官近日都说“我的孩子买不起房子”,江宜桦则宣称,台当局会努力让囤屋者把房屋释放出来,将房价所得比降到10倍以下,却未见具体方案。“内政部长”陈威仁鼓励年轻人远离台北,下乡从事观光业;但难道不知,农村的失业率远高于城市。大员们的乡愿,由此可见。

  台当局“财政部”稍早对全台豪宅大查税,但“财政部”锁定的豪宅,全台数量不过两万多户,只是区区之数。事实上,去年全台湾房屋交易量高达卅七万多户,若仅锁定“豪宅”,则不免范围过小,甚至可能因交易者隐瞒、低报及无从追查,而失去政策效果。

  台当局祭出奢侈税将近3年,为何房价仍然居高不下?根据今年“全球房地产指南”的一项最新调查,去年台北的房价涨幅高达9.92%,高居亚洲第3名,仅次于吉隆坡与马尼拉。往前一年,台北的房价涨幅是全亚洲第2名,仅次于香港;但港府因打房价有效果,香港房价已经回跌。

  在台当局实施奢侈税后,去年台湾第一豪宅“帝宝”仍出现每坪298.2万元的售价,是实价登录以来的新天价。台湾的奢侈税规定,房屋取得一年内转卖的税率是15%,一到两年内出售税率则是10%,两年以上则不必课税。反观日本,规定房屋取得5年之内转卖的税率高达39%,5年后转卖也要负担20%的税率。这也难怪,近期台湾的投资客大举到日本投资房地产,都踢到铁板。

  过去3年,台当局的打房价政策一直处在小规模(仅限豪宅)、小范围(聚焦双北)及短期限(两年内转售)之间游走,打击目标仅锁定投资客,而不从源头控管炒房资金的来源,也不敢使用奢侈税及实价课税双税并进的政策,甚至连“打房”的字眼都避免使用,唯恐影响市场。这种“抓龟走鳖”的政策,也难怪奢侈税实施3年以来,台湾房地产只是“量缩”而“价不跌”。

  财政部长张盛和说:不用一直看“帝宝”,它只是个案,台湾房市已到了强弩之末。但他忘了,房地产一直有“追价”的特性,全台地产都在看“帝宝”,因为它牵动着全民对房市走向的预期心理。

  比较近期亚洲国家打房价最具成效的香港与日本,可发现两项重要特性。首先,香港政府打房重视源头,特别对外来资金进行严格管控。反观台湾,购买豪宅的多为在大陆经商成功的台商,甚至近期香港投资客也转战台湾;台当局有必要就此进行控管,并实施差别税率。

  其次,日本政府对自住与投资型房屋做有效区隔,避免打击投资客时也损及一般自住居民的权益。日本政府将购屋“自住”与购屋“出租”作明显区隔;若是供“自住”,房屋税及住民税都只有“出租”者的一半。反观台湾的房屋税,对于这两类却不加区分,这也让台当局的打房政策失去着力点。

  当房价高涨已成民怨之首,台当局推动打压房价政策,却把房价越打越高,这股民怨势必会延烧到年底“七合一”选举以及两年后的选举,台当局有必要采取大刀阔斧措施,以追求成效。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