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民众请为台湾权益发声 切勿成政治人物传声筒

2008年11月03日 16:39:00  来源:
字号: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今天刊文说,中国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今天将在两个极不同的气氛下,首次抵达台湾。他会看到什么样的台湾民意和图像呢?而他此行所认识的台湾又将会如何影响到未来两岸的互动与交往可能性呢?相信这些都是令人关切的课题。 
 
  在民进党主政时期,两岸关系经历了长期的停滞,当时台湾的执政者对中国大陆的认知与态度,基本上可以说是与世界潮流、甚至以说是与“现实”脱节的,与大陆同文同种的台湾一直采取锁岛政策,完全排斥两岸合作的可能性。

  其结果,就是眼睁睁地看着亚洲其它国家、地区(包括澳门、香港、新加坡、韩国)在经历“中国崛起”的震撼之后,快速地找到自己与中国大陆竞合的位置与定位,建立二十一世纪的国家发展政策;但是台湾却在意识型态的限制下,错失了许多良机。因此,这一次,许多热心期待着两岸关系能有更多突破与发展的人,正用着一种积极的心情迎接陈云林的到来。

  但是,文章亦指出,不可讳言的是,在不同政治利益的考虑下,再加上长期以来,很多绿营支持者有严重的“信息误谬”,在绿色政治人物基于本身选举布局的需要,甚至于像陈水扁只是为了替自己进行“司法解套”,就不断恶意鼓动一种“反中”、丑化大陆的意识,陈云林在台湾的这几天,一定会有不少专程“呛陈”的行动出现。

  文章直言,在复杂的历史情结与“主权”思维下,陈云林的到访,不见得能够得到所有台湾人的好感与欢迎,这是可以想象的;作为一个民主地区,台湾有各种不同政治势力集结,这也并不令人意外,相信大陆代表团一行人应该也做好了适当的“心理预备”;现在讉责那些把个人的政治利益放在台湾整体利益之上的绿营政治人物,恐怕也无法阻止他们的愚行甚至是恶行,然而,在此还是要特别提醒,台湾人民必须思考什么才是真的对台湾发展、对自己有利的作为?抗议的行动要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才是“为台湾权益发声”,而不是沦于“政治人物的传声筒”?不要做被政客牵着鼻子走的傻瓜,台湾民众应该做出智慧的判断。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