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养老院行业发展说明我们不“孝”了吗?

2017年02月08日 16:45:0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2016年全省新增养老产业投资80多亿元,其中民间投资70亿元左右。目前,全省已有登记注册的养老机构2265家,可提供养老床位21.5万张,其中具有服务叠加功能的健康养老旅游综合经营主体已达277家,年均接待服务能力可达40万人次。全省各类养老机构入住老年人15.6万人;养老服务领域吸纳从业人员10.5万人。”(人民网,2月7日讯)

  这是黑龙江省民政厅发布的2016年养老行业发展数据,单从这一个省的数据就能看出我国整个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也显示了我国正在逐步向“老龄化”推进,而养老机构入住率的不断增加,也正体现出了民众思想上的开化。

  “三十年前看父敬子,三十年后看子敬父”这句俗语一直与我国优良的传统“孝”文化紧密相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子女觉得父母从小将自己养大,当自己有了能力,一定要将父母侍奉终老,如果不这么做,将被万人所指;父母也觉得如果被孩子送进了养老院,将会沦为笑话。而这种观念,也导致了许多“畸形家庭”的产生,它的弊端无需多言,我国多部家庭伦理剧已经做出了充分的诠释。

  随着时间的推演,70、80后已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扮演的社会角色更重,而在“孩子+一对夫妻+四位老人”的家庭模式中,他们承受的压力也更大。在这种社会背景的影响下,“老人”们开始思考,究竟“拴住”孩子是不是自己晚年幸福的唯一选择,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解开了心结,走进了养老院。

  笔者觉得,送老人去养老院并不是子女不孝,只是换了种“孝”的方式。现在的养老行业已经今时不同往日,舒适的住宿条件、安心的就医环境、又方便交友,子女也可随时探望,有的机构还开办了“候鸟”服务,冬天去南方过冬、夏天来北方避暑。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养老行业的发展,“养老社区”将不会只是空谈。看了这些,你还会选择过孤独守在家里盼着子女下班的日子吗?(中国台湾网网友:姜悦)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