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请老师重视校园欺凌 拒绝模糊处理

2016年12月05日 15:32:52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今年六月,海东市互助县威远初级中学八年级三班的一名学生陶某某喝下剧毒农药自杀,年仅15岁的他却采用了一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11月26日播出的《新闻调查——致命的欺凌》中,我们得以了解到整个事件背后的始末。

  在陶某某留下的遗书中,提到了曾殴打过自己的六名学生,在警方询问后,这几个同学承认曾两次殴打陶某某,在这之后,还强迫他打一个宿舍的热水,打饭、刷洗餐具,甚至在熄灯后给他们跳舞取乐。在此次欺凌事件中,所存在的似乎都只是日常琐事,但事实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在看似细小的琐事与最终造成的惨烈后果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跨度,我们难以想象这些小事是如何在该同学心里逐渐量变,最终促成恶性质变的。

  在自杀事件发生之前,陶某某曾有过几次逃学经历,并向父母反应过自己在学校的遭遇,而当陶父母两次向老师反应时,并没有得到老师的重视。陶同学的悲剧是多方面造成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对此类事件给予足够的重视。据陶同学父母反应,在与老师的两次交谈中,班主任并没有详细了解过该同学被欺凌的事件,而是被要求要好好学习,甚至言语中带有侮辱性言辞,学生和家长反映的情况也被模糊处理了。

  校园欺凌事件由来已久,广泛存在于在我国甚至世界各地,通过对周围人的走访调查发现,校园欺凌大多发生于小学和初中,大部分人在此期间或多或少都经历过校园欺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在没有得到正确指引的时候在学校里发泄着多余的精力。网上流传着大量的校园欺凌视频,在这些未成年人中存在着超乎成年人想象的校园暴力,据央视的相关调查,一部分校园欺凌事件就发生在教学楼和宿舍等地,老师应该是制止这种暴力的重要力量。而许多老师的做法就和节目中的班主任的做法一样,对这种欺凌行为重视不够,忽视了其对受害者精神心理所造成的的危害。并且许多老师区别学生,以成绩论好坏,对成绩不太好的同学所反映的情况处理的模糊不清,不痛不痒,用几句轻描淡写的话打发家长,而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态度是对校园欺凌行为的纵容,是在铺设未成年人犯罪的温床,没能做到“为人师表”的道德要求。大部分家长对老师有着充分的信任和崇敬,将家庭的希望交到他们手上,但许多老师却辜负了家长的寄托,只重视学生成绩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关怀和指导。套用电影《驴得水》里的一句台词,也许该受教育的不是学生。

  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学校和老师是有义务调查学生反应的欺凌情况的,而学校和老师真的有去了解过这些情况吗?面对校园欺凌现象是采取了行之有效的制止措施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生命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前,一味地追求升学率真的这么重要吗?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任重道远,而在这过程中,学校和老师扮演的角色是关键性的。(中国台湾网网友:梁春雨)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