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进口核灾食品遭抗议 蔡当局岂可一意孤行

2016年11月17日 15:4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日本核灾食品解禁议题在台湾继续延烧,除了十场公听会变成民众抗争现场,十多个跨蓝绿县市也纷纷表态,要以修改自治条例的方式“自救”,挡住核灾食品。尽管昨天民进党强迫绿营四县市长发表声明,强调他们并未与台当局不同调;但是,挡得住县市长嘴巴,不意味改变得了民众心意,台湾《联合报》17日发表社论指出,蔡当局在此事恐怕无法一意孤行。

  台当局开放日本核灾食品的决策,之所以会演成遍地烽火的景象,追根究底,原因有三:一是事前的行政准备不足,“农委会”和“卫福部”均未提出具说服力的数据和说明;二是事后的社会沟通草率,3天10场临时公听会纯属应付了事,毫无诚意可言;三是决策由上而下、由外而内仓促下达,台当局各部门因应不及,才会有“等因奉此”的潦草官僚应对;这尤其是关键因素。

  若问:谁该为核灾食品开放的草率决策负责?其答案,绝对不是台当局“外交部长”李大维,当然更不会是自称受辱而要辞官的台当局“农委会”处长陈俊言;而是负责谈判的台湾“国安”高层和“台日关系”代表人物,当然也包括蔡英文本人。不论解禁日本核食品换取政治利益的传闻是否属实,从整个决策操作的跳跃和仓促看,台当局在食品安全上作出这么大的让步,却缺乏透明的程序及谦卑的沟通,人民如何吞得下去?

  对于公听会遇挫,台当局“行政院院长”林全率领的行政团队宣示的应变之道有二:一是增加公听会场次,使民众意见能充分表达;二是查办“黑衣人”,防止民众和公务员受到暴力威胁。这两项作法,当然有助于政策的再说明,但就化解民众的疑虑而言,却未必有效。原因是,行政部门一开始提出来的解禁说明,不仅疏漏重重,还以“竹篙接菜刀”的手法,将核区及非核区食品的检验结果混为一谈。这点,一经专家戳破,民众的信任即难再重拾。何况,以现有台当局的食品查验人力,若要说足以胜任这样严酷的挑战,恐怕是夸大之词,难获信赖。

  无独有偶,以核灾食品公听会的难产,对照昨天“立法院劳基法修法公听会”的火爆景象,其实有相同的脉络可寻,殊难一举归咎“在野党抵制”或“黑衣人闹场”。两个截然不同的事件,分别有劳工团体、社运和民众的自发参与,其主要原因,就是民众和社运团体都不相信这些公听会是为“倾听民意”而开,而认为台当局只是为了“搪塞民意”;无论民众说什么,台当局都心意已决,不可能再调整作法。

  民众认为台当局公听会“虚应化”、“形式化”,并非无的放矢;这从近期蔡当局的重大决策都“由上而下”拍板交付,即可见一斑。尤其,在“执政决策协调会议”召开之后,蔡英文为求各项政策的有效推动,每周均拍板定夺争议多时的大政;表面看似果断,但这样党政巨头的大拜拜中,许多决策所必需的讨论和沟通便会被省略,从而忽略掉重要的决策方向及执行细节。在这种情况下,领导人拍板得越快,“行政”、“立法”部门乃至各县市机构的消化能力就越发应接不暇。试想,如果连台当局跨部门间的沟通协调都不顺畅,不成熟的政策,又要叫民众如何生吞活剥下去?

  蓝绿县市首长之所以胆敢联手围堵日本核灾食品,是自恃有各地广大民意当靠山;劳工团体之所以在“立法院”猛烈冲撞“劳基法修法”,则是自认遭蔡当局“背叛”,且清楚蔡英文心中对他们有块“柔软”的部分。进一步看,两个议题也都有清楚印有蔡英文及民进党未信守的许诺:主张“非核家园”的台当局领导人竟开放疑虑未廓清的核灾食品,要如何维系人民的信任?

  更必须提醒的是,当蔡英文在决策协调会上不断拍板裁夺大政,她恐须想想台湾“行政”、“立法”部门的执行能力及人民的消化胃口。否则,当决策不断超速、失速,暴冲的就是整个台当局,可能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