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蔡当局注定只能“与民进党派系共生”

2016年10月31日 16:0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30日发表社论,细说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与民进党内各派系的关联。社论指出,蔡英文并不属于任何民进党的传统派系,因此,蔡当局注定只能“与派系共生”。问题是,可以分配的位子再多,也难让众多派系人马完全餍足。当蔡英文声望不断下跌,她势必更难用威望来驾驭派系,而必须用更多的权位或权力分享来满足派系的要求。届时,蔡英文是否仍能充分掌握政权,或者她将变成名义上的共主,或者她将被迫任命自己不想要的“阁揆”?

  社论摘编如下:

  悬缺4个月的“中钢”(编者注:台湾中国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终于确定由原总经理翁朝栋内升。在此期间,前董事长宋志育退休,接任人选却因民进党派系竞相推荐人选争取无法摆平,而由台当局“经济部”政务次长沈荣津暂代,创下罕见纪录。此一人事之所以久悬,与蔡当局和高雄市长陈菊各有坚持有关。

  据报道,蔡当局属意的人选,是曾任中钢董事长的江耀宗;而陈菊想要的人选,则是另一名与其配合度较佳、亦曾任“中钢”董座的林文渊。由于林文渊个人作风争议甚大,甚至介入前国民党党营事业台苯的经营权之争,蔡当局因此迟迟不愿埋单;但为免触怒陈菊,也不敢直接任命江耀宗接任。最后,蔡当局只好改派江耀宗接任高铁,“中钢”则由双方妥协的人选翁朝栋出任。虽曰“妥协”,但翁朝栋仍是经“陈菊认可”而出线。

  除了“中钢”人事,“中油”董事长陈金德也是陈菊爱将,曾任高雄市副市长。为求“敦亲睦邻”,当局对于在地“国营”事业的人事要尊重地方首长意见,本无可厚非;然而,原本属于中央的事业人事权,竟要地方首长点头才能敲定,实非寻常。陈菊是民进党“新潮流”的元老,更是当今“菊系”龙头,此一安排,就更难脱派系角力的影子。

  民进党的派系,与民进党的发展一直是一种“共生”关系。尽管民进党几度宣布“解散派系”,事实上,党内派系因为政治形势而迭有重组或换血,却从来不曾真正消失。这点,从今年3月前海基会董事长洪奇昌遭到“新潮流系”“除名”,即可见一斑。

  民进党内的派系,和国民党“由下而上”的地方派系本质不同,是成员基于理念或历史背景的结合;经过多年演变,如今不少派系则变成是“人脉”的繁衍与分殖,因此才有众多依姓氏命名的派系。例如,陈菊和赖清德都出身“新潮流系”,却因多年经营的政治实力,拥有各自的派系;其余如谢长廷的“谢系”、苏贞昌的“苏系”、游锡堃的“游系”,陈水扁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时有“主流联盟”,现在则有“一边一国连线”。

  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些派系多半仍与民进党的传统派系相承。唯一的例外,是蔡英文在党内逐渐定于一尊,但蔡英文并不属于任何传统派系。毕竟,在民进党从在野到第一次执政的过程,蔡英文始终是一个“局外人”。蔡英文在取得政权的过程中,得力于 “新系”的助力甚多;一直到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所谓“英系”才正式以组织化的型态出线。

  所谓的“英系”,其实是基于利益与风格向实力靠拢的结合,缺乏革命感情与意识形态的根深底蕴,也缺乏地缘或人脉的紧密关系;也因此,蔡当局注定只能“与派系共生”。“派系共生”原仰赖三大支柱:一,是领导者与党内的渊源及革命情感,二是权位的交换,三是领导人的威望。蔡英文缺了其一,只能靠权位和威望来羁縻。例如在“立法院”龙头之争,蔡英文强推自己属意的苏嘉全为“院长”,搭配“新系”的蔡其昌,就是结合威望与权位的范例。

  问题是,可以分配的位子再多,也难让众多派系人马完全餍足。甚至可以说,位子越多,因为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反弹还可能更大。为此,蔡当局只好拼命制造“新位子”,除了先前传出的“中央三级机关首长”、监委提名和外交官资格放宽,连二级政务次长、三级机关副首长也欲染指。

  政治上的拢络手段,除了权位分配,还有权力分享。例如,台湾地区领导人召集的“执政决策协调会议”,纳入非名正言顺的陈菊和邱义仁,就是在借重派系力量来巩固政权。问题是,当蔡英文声望不断下跌,她势必更难用威望来驾驭派系,而必须用更多的权位或权力分享来满足派系的要求。届时,蔡英文是否仍能充分掌握政权,或者她将变成名义上的共主,或者她将被迫任命自己不想要的“阁揆”?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