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岛内军公教示威 敲响蔡当局警钟

2016年09月06日 11:0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美国《世界日报》4日发表社论说,蔡英文当局执政百日,民调声望重挫。继花莲市长补选失利后,上百退伍将领、15万军公教团体3日上街游行示威,在凯达格兰大道向“总统府”呛声,再次对蔡当局祭出不信任票,也重击蔡当局威望,敲响蔡当局失策的警钟。

  以“反污名,要尊严”为名的大游行,其实并未提出明确主张,只是抨击蔡当局的年金改革,对军公教族群贴上“既得利益”、“反改革”等标签,一再侮辱军公教群众,对蔡英文表达强烈不满。军公教一向是稳定台湾社会的关键力量,不必靠政党动员或政客鼓吹,政策能逼得这群相对温和的人群走向“总统府”抗议,意味军公教隐忍甚久,积怨已深,不想再坐视蔡当局摆布欺凌,站出来捍卫自己权益,不想成新台当局年金改革口号下的待宰羔羊。

  平心而论,年金改革是岛内无论哪个党执政都得面对的难题。依最新精算,军人退抚基金将在4年后破产,教职也将在14年后、公务人员在15年后破产,制度不改革,根本已走不下去。解决之道,除了提高基金投资效益,只有增加个人储金提拨,或减少给付,这就涉及公教的个人退休金和基本生存权,当然非争不可。

  年金制度改革是蔡当局政策的“重中之重”。由台当局副领导人陈建仁领军主持过十几次会议,任凭各方代表在会中放言高论,冲突对骂,又因强调要“共识决”,于是多开一次会,就增多一次阶级对立与误解,台当局原先制度照顾相对周全的军公教族群,自然成千夫所指的“反改革对象”,一再成为舆论抨击对象。蔡当局一再呼吁“相忍”,却又放任政客与名嘴肆无忌惮攻击,让向来是台当局中坚的公教族群,顿时成“罪人”,是可忍孰不可忍,军公教不甘上断头台,示威就是想争回权益。

  军公教群体过去被视为国民党“铁票”,如今已未尽然。蔡当局施政难立竿见影,转而倾全力推动清算国民党,成立“不当党产委员会”,全盘否定国民党当局对台湾曾有的贡献,有意无意抹杀过去70年的历史,甚至将军公教族群视为“共犯结构”。军公教族群看到国民党遭斗争的处境,怎会信任台当局会公平对待,尊重或包容他们,这正是军公教示威的群众心理。游行与其说是声讨,不如说是展现“自卫”力量,提醒蔡当局勿误判军公教族群的沉默是理所当然,他们也要上街,因为“会要的人才有糖吃”。

  蔡当局决策无方,如今各阶层都产生焦虑不安感。劳资争议上,处处见台当局对抗议者妥协让步,军公教9月3日上街后,因陆客大减,观光业失业严重,9月12日也要上凯道;9月15日中秋节,台铁司机也酝酿休假抗议加班,民众似看准台当局没有原则,台当局“行政院”连云林污染要60名孩童迁校的决策都无法贯彻,如何相信它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于是各方势力都诉诸直接手段和台当局较劲,更增台当局的施政困境。

  蔡当局已立下一年完成年金改革的军令状,以目前林全“内阁”对官僚系统难以掌握,对社会各方势力穷于应付的现况,即便能提出方案,只怕也是冲突和撕裂社会的决策,很难善了。更重要的,林全能否撑得过一年,已成台北政坛最热门话题,遑论其他。

  9.3军公教游行曝露蔡当局的窘状与失能,但军公教毕竟是年金制度中相对受照顾的一群人,劳农退休保障远不可及,同样有跳票危机,纵然也对蔡当局的失措与不满感到无奈,却未必能和军公教族群产生共鸣。这场游行是蔡当局的震撼弹,应不致如当年“红衫军”对陈水扁当局般产生巨大压力,造成大危机。然而,蔡当局如不能改变摇摆不定的决策模式,类似示威一再上演,恐怕将走上扁、马两个当局一样的衰弱难振老路,让台湾重陷空转的轮回中。

  值得注意的,蔡当局苦无政绩,难有突破,连绿营支持者都不满。为巩固政权,蔡英文人事任命及政策作为,越来越有拥抱深绿基本盘、以稳固局面的趋势,也越来越不在乎军公教反弹。诚如一位政坛高层形容,这个当局只会算票,不会治理。今后蓝绿冲突必然加剧,蔡英文在520就职演说强调的“和解与团结”,均将成泡影。

  经济上找不到解方,“内政”上制造各族群阶层对立,两岸、“外交”又因不承认“九二共识”而自食苦果,蔡当局已不是“困局”所可形容,而是走进作茧自缚的死胡同。可怕的是,如继续漠视现实的险恶,又缺乏包容和同理心,像媒体问蔡英文对大游行的感想,她只冷漠地说:“我们走自己的路。”没人知道“自己的路”会走向何方、后果如何?这才是蔡英文当局的最大问题。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