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9月围城”下蔡当局的“精明”和失策

2016年09月03日 10:1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9月的台湾风和日丽,却酝酿着接二连三的游行示威。蔡英文模糊的施政主轴和反覆的政治决策,优先操作“转型正义”而忽视经济、民生问题,以及当局上下官僚颟顸、应变无力的纷繁乱象引发的恶果,在执政百日之际总爆发。“九月围城”可谓是蔡当局“蜜月期”结束的标志。

  被逼上街头的“牺牲者”

  9月3日,因蔡当局“年金改革”而陷入舆论风暴的军公教团体,将举行“抗议蔡英文,霸凌军公教”游行。而据台媒报道,近来同样因蔡当局乱政而备受冲击的观光业者和劳团也将随后接连上街抗议。尽管其诉求不一,但都是蔡当局“百日乱政”的“替罪羊”和“牺牲品”。

  军公教:“反污名、要尊严”。9月3日适逢台湾“军人节”,本次大游行针对的是蔡当局借“国民年金改革”对军公教人员的“污名化”及其“暴力改革进程”。其一,经绿营多年造势,军公教阶层屡次被“改革”舆论“公审”和长期“污名化”,被指为“台湾米虫”、“社会潜藏负债”。其二,军公教不满当局改革进程“暴力、独断”。除“年金改革委员会”有失专业性和代表性,蔡为改革设下一年期限,且改革“溯及既往”和不适用“信赖保护”原则,遭批以“多数暴力”进行霸凌。

  观光业和劳工团体:“要生存,要活路”。其他游行的主角亦被蔡执政失序、政策失格所累,面临生存危机。其一,由于蔡回避“九二共识”并纵容“渐进式台独”,导致两岸交流陷入急冻,陆客锐减使观光业已现倒闭潮,而蔡当局依旧回避问题实质。因此,观光业者纷纷发起“我要‘九二共识’”连署和游行示威等自救活动。其二,劳团因蔡当局在积弊陈久的“一例一休”等劳资矛盾上首鼠两端、背信弃义而一再上街抗争。蔡当局则是“会哭就给糖”,打开了社会运动的“潘多拉魔盒”,又因“拿大家钱做人情”而引发阶层对立。

  蔡当局:制造社会对立,转嫁政绩不彰。军公教属于蓝营,蔡当局优先施以“改革铡刀”,既是借机“打蓝”,也是运作“分配不公”的相对剥夺感来转移失政焦点,特别是把薪资和所得替代率较低的青年、劳工的怨忿,导向离退休的军公教。蔡“执政不为了讨好谁”的豪言,和“年金改革不是鼓励一群人去斗另一群人”的信语犹然在耳,但其实际以“改革”为政治斗争的手段,而以公共利益作为消弭不平的牺牲。

  蔡当局的“精明”与失策

  当下岛内狼烟四起的政治危局和社会乱象,蔡当局作为执政者难脱其责。但以军公教游行而观,只见到其“精明、无情”,却不见寻求解决方案的诚意与魄力。

  一是对军公教劳进行“切割、分化”。例如对能量最强的军人承认其特殊性需“单独处理”,还通过行政指令等“技术性奥步”阻挠军、教3日上街,试图进行分化。军公教阶层虽然有备而来,相互约束,但仍出现了进退不一和若干“背骨团体”。双方的博弈仍在继续。

  二是加码“污名化”操作。军公教不是民进党票仓,如退休将领吴思怀所言,人民上街是因为不再信任善变的蔡当局,而蔡似乎也不太需要其支持。蔡称“不改革会让下一代受害”,轻描淡写地把军公教打上了“为祸后人”的烙印,加深了“世代对立”裂痕。蔡当局利用其执政地位和舆论掌控加码造势,试图消解游行的负面效应,并挑动“族群”、“职业”对立,以孤立军公教,如“绿委”王定宇“让这群少数人激怒社会多数”的“改革论述”和“提油灭火”,不胜枚举。

  不过,民意被反复欺骗之后也会变得“刻薄而无情”。蔡当局“百日新政”的虚幻图景随着风起云涌的反对运动而破裂;徘徊于“死亡交叉”的民调数字显示其曾经高企的“民意”正迅速流失;“独派”的“逼宫”更是让蔡“腹背受敌”。若蔡当局因此继续远离“务实”路线,投向深绿怀抱,则会在执政格局和两岸博弈中自缚手脚,未来恐将引发比“九月游行”更为深刻的危机。蔡当局不惜撕裂社会以实现其政治图谋,恐将自食其果。 (作者:刘匡宇,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