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外媒:出卖太平岛 好歹也是读书人

2016年08月09日 10:18: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美国《星岛日报》7日发表信怀南的文章说,要指名批判一个读书人,这个读书人是台湾大学的一位教授。因为最近荷兰海牙有个山寨版的仲裁法庭认定位于南海的太平岛不是岛是礁,判决文中引用的就是这位台大教授在亲绿的报纸自由日报系的英文投书。

  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对读书人的地位是很看重的,千古以下,儿女能进名校,做父母的仍然觉得是光宗耀祖的喜事。

  然而读书人让我们失望的例子也不少。有什么“文人无行”,“御用文人”,“斯文扫地”,“文化打手”等对读书人负面的描述,但最不给面子的就是从明代传下来“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为读书人”的对联。

  我说这些话是要指名批判一个读书人,这个读书人是台湾大学的一位教授。

  但在我指名批判他之前,让我先解释一下在我的心目中什么是读书人?换言之,我认为读书人的特性应该有哪些﹖先用不着打高空,用不着引用“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大道理,就让我用普通常识和普世价值来勾画一个读书人的特质罢。

  读书人和没读过书的人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有知识。知识是一刀两刃。它能帮助我们明辨是非,但也常被有知识的读书人基于本身的主观和利益,对是非的认定上刻意玩弄文字,颠倒是非,把白的说成黑的,黑的说成白的。这是为什么罗素就曾经说过:无知的人只是笨,有了知识(教育)人就会变坏了。

  其次,读书人应该有气节。

  气是正气,节是节操,讲白了就是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富贵不淫,不能充当威权者的打手,变成统治者的工具。读书人学问再好,生前多么风光,如没有气节,一定为有识者鄙视,在历史上留下臭名和笑柄。

  现在轮到我指名批判那个好歹也算是读书人的台大教授的时候了。在这里容我画蛇添足打个岔:凡是专栏,尤其是作者签了名的专栏,讲明了是作者独负文责。

  交待清楚后现在回到一个叫姜皇池的读书人。

  一个月前,我根本不知道这个老姜是何方神圣,他教他的书,我写我的专栏,大家井水不犯河水。

  但由于最近荷兰海牙有个山寨版的仲裁法庭认定位于南海的太平岛不是岛是礁,判决文中引用的就是这位台大教授在亲绿的报纸自由日报系的英文投书。

  马英九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公开批判姜皇池的投书,内容没有一点是对的。这话很重,老马没一点把握是不会轻易出口的。

  如果日本那“两个榻榻米”大的什么鸟是岛,太平岛反而不是?这算哪门子的乌龙仲裁?姜皇池身为大学教授,写出来的文章,引用的资料错得离谱,证明他完全不用功,睁眼说瞎话,此人算是无“料”。

  其次,当他的文章被人指出错误百出,其人也变成了过街老鼠的时候,他又龟缩起来不吭声。

  如果自认看法正确,笃信“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何不坚持己见据理力争?这样我还敬你是条汉子。

  但他反而怪别人翻译错误。这是把天下人当白痴吗?你文章是用英文写的,什么叫翻译错了?此人真是无“格”。

  一个读书人既无料又无格﹐如果我是台大校友﹐我会与有荣焉吗?如果我是他学生﹐马上退选他的课。问题是他为什么要写这篇投书呢?看他原文﹐他不用中国人用的太平(Taiping Island),而用“匪绿兵”和菲律宾用的伊图阿巴(Itu Aba)称之。为什么?我猜是为抱美国老大哥大腿充当马前卒。

  唉﹐“台独分子”真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怎么用这么一个蹩脚货色?姜皇池呀﹐姜皇池﹐你好歹也算是一个读书人﹐为一篇自爆其短的文章被人鄙视﹐何苦呢?

[责任编辑:李杰]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