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蔡英文想走李登辉路线 必然招致反制

2016年05月16日 08:5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16日社论指出:李登辉针对“九二共识”问题发表的言论,似已预告新当局将重新回到李登辉的“特殊两国论”路线。我们的观察并不突兀,蔡英文曾任李登辉执政末期“国安会咨询委员”,深度参与李的小团队,更是李登辉“特殊两国论”报告主持人,对李登辉路线了然于胸。蔡英文选择了当年共同参与“两国论”起草的林碧照担任秘书长,人事安排似意味李登辉路线的再起。

  当然,蔡英文当年只是相关研究案的主持人,最终结论还是要李登辉本人定案,说蔡英文是特殊“国与国”关系的主张者或者幕后主导者,未免高估了当时蔡英文的影响力,也低估了李登辉在这一问题上的长期布局。

  事实上,李登辉一直以所谓“国家正常化”来推动实质“台独”路线,也就是将台湾视为已经独立的“国家”,只是国号为“中华民国”,因此“台独”不是问题,相反,主张“台独”反而是让台湾降格,伤害台湾的主体性。而在他看来,台湾现在要做的只是“正名、制宪、建立国家认同”以及加入联合国等。比起陈水扁“一边一国”的暴冲,李登辉这种在“中华民国”旗号之下的“特殊国与国”潜在危害性更大。

  正如李登辉所说,主张“台独”会引起反制,陈水扁盲撞的作为表面看起来比李登辉严重,但因缺乏正当性而被美、中共同反对,反而限缩了自己的活动空间。李登辉的路线则不同,因为尽量避免挑动各方敏感神经,而是侧重从“宪政法律”、文化教育以及媒体宣传等领域循序渐进,反而为其主张赢得了巨大的回旋空间。

  事实上,“特殊两国论”虽引爆大陆强烈反弹,但后续发展却让李登辉躲过了可能的内政危机,除此之外,李登辉的路线并没有遭遇其他重大挫折。

  检视李登辉任内的种种作为,接连6次“修宪”及各类事关“国家认同”的法律修订,基本已经模糊了“中华民国”与中国的连结;从文化和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认同政策,特别是同心圆史观与海洋国家的理念,更是当今民众大幅降低“中国认同”的滥觞。从实质促成“台独”的角度来看,李登辉当年的路线确实是布局缜密而又成绩丰硕的。

  如今蔡英文站上执政舞台,再难用模糊策略回应外界的质疑,近来她一系列的做法,已出现李登辉路线的影子。从人事安排上说,不光“总统府”秘书长是李朝人马,十分关键的台当局“文化部长”和“教育部长”两个职务,蔡英文也安排“独”派色彩浓厚的得力战将出任。蔡英文反覆强调的维持现状和不挑衅,实现的却是李登辉路线的翻版。

  同李登辉一样,她的现状维持是建立在台湾已是“主权独立国家”,现在名为“中华民国”的思维逻辑之上,因而拒绝在“九二共识”或者“一中原则”上做出明确表态。不仅如此,“公投法修正草案”也进入审查阶段,并就下修“公投门槛”、两岸政治协议两阶段“公投”以及将领土变更案纳入“公投内容”等达成初步共识,这无疑为“法理台独”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凡此种种,都为未来两岸关系敲响了警钟。

  我们必须提醒台湾新当局,李登辉的路线虽然步步为营,一旦触及两岸政治红线,还是不得不在压力下急踩煞车。换句话说,在“中华民国”旗号下推动隐性“台独”,终究还是会被揭露出真面目。蔡英文若真为台湾民众福祉计,就应该摒弃李登辉路线,重新审视当今国际局势和两岸实力对比消长的现实,不能以不挑衅的被动思维处理两岸关系,而是该积极与大陆求同存异,寻找两岸合作的新契机。

  “中华民国”与中国的连结,应该是台湾的资产而非负债,若只想以“中华民国”之壳行台湾独立之实,必然招致大陆反制,将两岸关系推回烽火连天的旧局。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