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政治

柯又说错话 台媒:先管好自己的嘴巴

2015年01月26日 11:2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北市西门町峨嵋停车场双尸枪杀案,杀手陈福祥24日早上6点40遭警方逮补。柯文哲在第一时间,得知陈福祥被逮后,一度曾质疑早已知道对象是谁,为何这么晚才抓到人?尽管事后他强调这并非责备,但却引发基层员警和网友不满,呛声“有本事下次来抓抓看!

  台湾《联合晚报》25日发表评论说,柯文哲又说错话了。这一次,受害者是不费一枪一弹、11天内捕获峨眉停车场枪杀案的台北市警方。虽说综观柯文哲的丰功伟迹,最不缺的就是他的“失言“记录,但失言本身事小,背后凸显的意义,才是值得探究之处。

  评论指出,柯文哲的失言,大致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未经思考的情绪性发言,如在社会局的活动上因不满活动流程而爆粗口;第二种,是基于偏见产生的歧视性言词,如选前争议颇大的“洞洞说”或“柜台小姐说”;第三种,则是基于无知而对政策、时事发表的看法。

  评论说,此次柯文哲对警方破案时程发表的“高见”,大致应属于第二类或第三类。或许柯文哲就是认为警察也属于“无效率”,需要“被改革”的一群,因此不分青红皂白,就妄下断言;也或许柯文哲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就只凭仅有的信息,便认为警方有“检讨空间”。这也难怪警方痛批柯以为有“时空战警”。

  评论认为,对自己的失言,柯文哲或者不以为意,或者道歉赔不是,都已成为常态。但另一个常态是,舆论与民众对其发言往往极度的宽容,甚至以“直率”美化其失言。但语言是思想的展现,公众场合爆粗口,证明情绪管理不佳;因为偏见妄下评论,证明人文素养涵养不足;以无知下断言,则是政策制定的大害。这三者,都不是优秀的领导人应具备的特质。

  评论最后说,柯文哲享受民意光环,为其辩解的作法并不是帮助柯文哲进步,而是害他陷入错误的循环而不自知。偶一的失言是疏失,成为常态就是反应其人格特质确有欠缺之处。身为民众期待的政治人物,以及首都台北市的大家长,柯文哲在管好台北市以前,应该先学着管好自己的嘴巴。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