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台媒:岛内观光业低迷才刚开始

2016年08月29日 13:55: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27日社论说,岛内陆客团日渐衰减,不断有游览车和旅行业者宣告不支,接下来,连锁效应将向旅馆、航空、餐厅和零售等业扩散。继游览车业者近日集结向台当局“交通部”抗议后,观光相关四大“惨业”也决定9月发动万人上街。比起先前道路收费员的抗争,这些业者受政策转变之害更惨烈千万倍,对此,民进党除了说些要求业者“转型”之类的风凉话,别无止血之道吗?

  台湾新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倒退,连带使得民间原本良好的交流恶化,首当其冲的观光业则开始了“割喉流血战”。民进党为了坚持僵硬的意识形态,却要勤苦企业和劳动者付出痛苦代价,这岂是一个“仁民爱物”的表现?蔡英文520就职时说,对于选举结果,她的唯一解读就是:人民期待的只是“解决问题”。但请扪心自问:拒绝“九二共识”演成今天的局面,是在解决问题或制造问题?

  对于承接陆客团的游览车和旅行社业者经营陷入困境,民进党“立委”的说法是:这些业者吃了太多“禁药”,因此才会完全受制于对岸。这种说法,不仅狭隘,而且恶毒。没错,任何产业的发展,过度仰赖单一市场,都是危险的。但是,把两岸人民的市场行为比喻成吃“禁药”,难道要人民相互仇视才行?而执政者为了自己的固执任性,坐视台湾的观光“绿色产业”遭到打击而毫无悲悯,这又算什么民主进步?

  蔡英文在决定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时,应该预料到两岸的关系会因此陷入僵局,同时也会对民间的交流及产业造成冲击和影响。然而,在沙盘推演阶段,所有战略其实都是“无痛推定”;因为,决策者没有或疏于设想实际的痛苦是什么滋味,也不知道个别小民的耐受力有多少差异。有些网民之所以酸说“陆客不来,宁静来了”,也正因为这无关其生计之痛痒。

  但是,当空气中的肃杀气氛,慢慢导致了真实的衰落损失,民众的痛苦就会变成街头的哀号,台当局还能装作听不见吗?过去一百天,许多业者默默承受两岸紧缩的压力,仍在力图配合台当局的“爱台政策”;例如夜市摊商应该最是“春江水凉鸭先知”,但大家宁可勒紧裤带,不敢多作抱怨。然后发生不幸的火烧车意外,台当局的冷漠和迟迟未明的调查,都引发大陆民众对台湾的反感,也更使陆客团止步。一旦游览车、旅行社、旅馆、餐厅接连发生危机,并波及下游的凤梨、茶叶、虱目鱼等等农特产,其连锁效果将极惊人。最近两个月岛内失业率已连续攀升,若再加上观光业倒闭或裁员的系统性冲击,蔡当局将何颜面对民众的支持?

  表面上看,蔡英文行事似比陈水扁稳重;但就两岸关系的处理看,蔡英文上任后却比当年的陈水扁粗疏。2000年陈水扁初上台时,由于受到美方的节制,奉守“四不一没有”的框架,至少让各方的疑虑降低。也因此,陈水扁仅以3成9的得票率当选台当局领导人,在就职百日时却获得近6成的民意支持。反观蔡英文,虽以5成6的高得票率当选,但就职百日民调却骤跌至4成许;主要原因就在她过于自信,未上台就把两岸关系弄僵,造成社会缚手缚脚,而种种施政不顺则更对其政绩落井下石,引发民怨。

  在周旋百日之后,蔡英文邀请王金平出任海基会董事长的计划也传出受挫,必须另觅人选。其中原因不难想像:如果蔡英文缺乏从源头解开两岸僵局的意愿,任何人接掌海基会,都将只是无效的人头白手套,无用武之地。这和观光业的陆客魔咒一样,都在等待蔡英文运用智慧答完她的试卷,才有解除的可能。

  林全那天处理收费员赔偿时说,这些人因“政策改变”而受害,台湾政府有义务给予补偿。同理,观光惨业也因政策改变而受害,但要赔起来绝对不只是几亿之数,台当局真有能力善后?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