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经济

林义雄抛新议题 “自经区”会否成为牺牲品?

2014年05月07日 08:01: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近来,岛内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反服贸”学运刚刚散去、“反核四”议题又引爆纷争,配合民进党前主席林义雄绝食,反核人士聚集凯道、躺占道路,台当局最终决定“封存核四”。林义雄宣布停止绝食,却抛出新议题——号召支持者阻止台“立法院”通过“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

  “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屡遭绿营杯葛,至今仍躺在台“立法院”。5月2日,“反黑箱服贸团体”等表示,“自经区”让大陆资金、劳工、货品、服务业等进入台湾大门,形同“自杀区”;5月3日,有学运团体喊出“自经区”是另外一个“黑箱”议题。

  “反自经区”将成为下一个街头议题?引发岛内舆论忧思。

  绿营也有不同声音

  有岛内工商业者表示,服务贸易和自经区的上路,关系台湾经济成长。“反自经区”一旦成为街头议题,绿营自然不会放弃表演机会,“立法院”持续杯葛,如果错过这个会期,自经区的上路恐怕又会遥遥无期。

  建立“自由经济示范区”是马英九竞选时的重要政见,马当选后由台“经建会”主导推动。马当局期望在示范区内率先采取更加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促进岛内产业转型、提振经济成长,帮助台湾加速朝向“自由经济岛”目标迈进。台“行政院”测算,“自经区”一旦上路,当年即可带动民间投资增加210亿元新台币、创造万余就业机会。

  绿营杯葛声中,执政县市长却有不同的看法。5月2日,台南市长赖清德表示,台南市争取自经区是希望对台湾经济发展有帮助,而之前,高雄市长陈菊也表示希望自经区条例可以通过,并让高雄亚洲新湾区列入自经区范围。

  近年来,台湾经济陷入停滞困局。资金、人才、市场是三大制约因素,岛内产业又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机遇期。台当局希望可以加快开放步伐,通过自经区优惠的人才和金融政策吸引优质资源,局部试点,“解闷”台湾经济。绿营执政县市长也有经济成长、改善民生的现实压力,对自经区自然不能为反对而反对。

  然而,这个被外界称为影响台湾未来10年最深的自经区,从方案提出到政策出台都是一波三折。“自由经济示范区特别条例”迟迟不能通过,卡就卡在陆资上。台湾经济开放不足,对两岸经贸往来有严格的限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对陆资的复杂心态。

  松绑陆资怎么这么难

  “反黑箱服贸团体”声称,自经区一旦开放陆资、劳工,就等于自杀。听起来耳熟。“反服贸”的理由也是,一旦开放大陆产业入岛,台湾的企业会倒下一片,民众会失业无数。事实上,但凡与大陆沾边的,比如陆生、陆客等,也都曾被扣上“危害台湾安全”的帽子,总有人担心“陆客、陆生会不会是间谍?”

  自经区的吸引力在于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与更多优惠措施的实施。但是,自台当局提出自经区的规划,自经区就被“抹红”、“抹黑”。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召集人柯建铭强调“松绑资金、外籍劳工与租税优惠”,是“配合中国大陆资金”。此后,陆资来台炒作房地产、陆资公司“入侵”台军方、陆籍员工窃取技术机密……种种莫须有的揣测,让陆资赴台路坎坷崎岖。

  一方面是“保密防谍”、“逢陆必反”的心态作祟;一方面是绿营经济议题政治化炒作的惯常伎俩,自经区作为马当局拼经济端出的最大一盘菜,什么时候才能端上桌呢?台《旺报》发表评论指出,上海自贸区已如火如荼地启动开放,对台湾而言,实现与上海自贸区对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本是互利双赢的契机。如今,台湾自经区进程“牛步化”、沦为纸上谈兵,一再错失机会。

[责任编辑:张洁]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