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专家:台湾亟需抢救德育与中文教育

2014年06月25日 14:5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中国时报》日前发表台大一名教授文章评论说,近20几年来,台湾的社会道德日趋颓坏。这两年,连教育界竟也频频出轨违法。如一年多前多位大学教授违反学术论理,浮报、虚报经费,但台当局“教育部”与一些大学负责人却为违法者辩解开脱,又不敢指责参加数月前学运中教师与学生之严重违法行为。再如众多中学校长贪渎纳贿,中学教师偷窃段考试题,甚至最近发生法律教授投机犯法,工程教授成为官商学界枉法勾结共犯。在在显示道德沦丧之严重,基本教育能不重视“德育”?

  教育沦为“缺德的教育”

  评论指出,中华文化的传统教育,一向以道德修养为首要。60年前台湾中小学强调“德智体”三育,后扩为“德智体群美”五育并重。台湾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当局“教育部”中小学的教育课纲标示的教育目标,仍为“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当时小学每年都有“生活与伦理”一科,中学原也每年都有“公民与道德”,但台湾1994年10月公布的中学新课程标准,却因初一增加“认识台湾”而只在初二、初三才讲授“公民与道德”。是“德育”式微之始。

  然不旋踵,台当局“教育部”即依“行政院”教育改革改审议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建议,研订新9年教育课纲。但未经试办,即贸然正式实施。其总纲中,传统的五育均衡发展之目标不见,“道德”一词也只在“七大学习领域”中“社会”领域十几个条目里,留下“道德规范”一项!因而台湾师大教育学院吴武典教授称之为“缺德的教育”。

  或曰:“德育”已落伍,已不合潮流。唯欧美诸国一向多藉宗教规范道德教育。日本迄今仍以道德为教育之优先:日本中学校每周有一节“道德”课;高校(相当台湾高中)虽无特定科目,但于“学习指导要领”之“总则”中强调“道德”的重要而必须融会于各科教育之内。单台湾教育研究院的一群“专家”无视于此,在拖延经年,今年5月才完成的台湾“12年基本教育课程纲要”之“总纲(草案)”草拟了4项“课程目标”。又有核心素养,分成“三大面向”;再细分为“九大项目”,仍只视“道德实践”为“社会参与”面向之一小部分!

  语文维持必修24学分

  过去的台湾中小教材里除“生活与伦理”和“公民与道德”外,语文教科书中常有与四维八德相关的课文。到了高中阶段,仍有许多言及道德修养之范文。1953~41956年笔者所读6册高中语文中,除第6册只在25篇范文中读了12课外,其他每学期皆约“精读”(教师讲解)16课,其中至少约四分之一与“德育”相关。如第一册即有《四维〉(管子),《廉耻》(顾炎武),《曾子大孝》(礼记)及《泷冈阡表》(欧阳修)等。依据个人经验,语文教育除可承续优良传统文化,激励日新又新精神,更具端正社会道德风气之功能。

  又,笔者前在台湾大学任教40年来,发觉约自1991年起学生语文表达能力欠佳、写错别字者日多。拙见一向认为台湾青年之思考能力及沟通能力乃建立于语文之基础上,故不可忽视语文教育。日前却传出明年台大医学院的“指考科目”将删“国文”,其他医学大学将陆续仿效之消息,未来中学生必将更不重视“语文”。故台湾“12年公共教育”新课纲(草案)删减高中“语文”的必修学分之举,实为不当。

  笔者强烈主张新课纲之“语文”须维持旧有的必修24学分,其中恢复之4学分应讲授有关“德育”之范文。而且各科皆须编写2、3种教科书供需求不同,或程度不同的学生使用,才有可能达到“适性扬才”之目的。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