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课纲调整 谁才是拨乱反正?

2014年02月10日 16:19: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教育部”课纲调整一事引起轩然大波,赞成派与反对派针锋相对,尤其是本土社团的反应特别为烈,仿佛台湾“国教院”课程发展会(课发会)“微调”课纲的结果将会导致两岸统一、台湾灭亡一般。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9日专论文章说,历史本由后人撰写,编写历史的观点往往与当今政权的正统性息息相关。此次蓝绿双方唇枪舌剑、壁垒分明,连几个字也争辩再三,说到底,不过是意识形态作祟罢了。

  文章内容摘编如下:

  欲亡其国,先亡其史。“中华民国”传统的课纲,上承夏商周三代,历五千年文明而传承至“中华民国”,虽居海岛一隅,但却是正统与道统之所在。台湾这块宝岛不仅是在政治、经济上稳定发展,更蕴藏了中国五千年的文化精髓。

  然而,李登辉时期以杜正胜的同心圆史观大幅调整课纲,正是不惜以灭亡“中华民国”为代价,也要强调台湾主体性。于是,荷兰、日本便与清朝、“中华民国”一般,都是台湾这块土地的统治者。“统治”带有正统的意味,“日殖”、“日据”都是不承认日本治理台湾的合法性,但“日治”则不然。尤其这种同心圆史观的课纲先是描述日本寄望台湾能成为前进南洋的前线基地,故积极推动皇民化,加强台湾的基层建设;接下来便话锋一转,“客观”指出“国军接收台湾”后纪律败坏、官员贪腐,爆发了“屠杀台湾人”的“二二八事件”。仿佛相比之下,“国民政府”作为同一血缘的殖民者,还不如日本人对台湾人来得优渥。这种叙事方式要是当初抗日英雄罗福星、余清芳、莫那鲁道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心生不肖子孙认贼作父之叹。

  文章指出,这种同心圆史观的课纲虽然强调各个外来者数百年来对台湾这块土地的武力殖民,但仍只能建立一部悲情史,尚不能塑造台湾主体性。因此,要彻底达成建立台湾主体性的目标就必须以消灭“中华民国”的正统性为手段。于是,蒋中正8年抗战的结果不是“光复台湾”,而是“代表盟军就近接收台湾”;确定战后台湾、澎湖等岛屿归属的《开罗宣言》变成毫无效力的一纸空文;清朝在甲午战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也不该“回归”继承清朝的“中华民国”,而是在日本放弃后成了无主地。台湾不再是“中华民国”的主权领土,“中华民国”之于这些以同心圆史观为外衣的“台独”论者,正是食之无味,弃之不惜!

  这种为了强调台湾主体性,致力于切断台湾与中国,乃至于不希望与中华文化有任何关联的课纲,已主导台湾教育长达20年。在积非成是下,结果现在支持“中华民国”传统课纲者试图拨乱反正,反而被“台独”论者斥为“卖国求荣”的乱臣贼子。

  这些痛批现今课纲调整的学者与“立委”身为中华民国公民或公仆,抵制台湾与中华民国的任何连结,甚至不惜“引进外国势力”,将“中华民国”与日本、荷兰等殖民者并列。谁是卖“国”求荣?谁才是拨乱反正?相信人民心中自有一把尺。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