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怀念徐生明:“铁血教头” 棒球魂!

2013年08月28日 09:5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义大犀牛总教练徐生明猝逝的消息,不仅震撼棒坛,也勾起岛内民众对勇夺“三冠王”年代的集体记忆。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社论表示,这位拥有中职最多胜场数的总教头的一生堪称是棒球人典范,倘若说,他因棒球而丰富了自己的生命,相对地,他也将生命完整地贡献给台湾棒球。

  全文摘编如下:

  台湾义大犀牛总教练徐生明猝逝的消息,不仅震撼棒坛,也勾起岛内民众对勇夺“三冠王”年代的集体记忆。徐总辉煌灿烂的棒球生涯,背后有着迭经挫折的坎坷心路,那既是战后台湾棒运发展的缩影,也是一种象征强韧不服输的“台湾精神”写照。

  徐生明出身第一代巨人少棒队,当年在威廉波特,由绰号“二齿”的许金木领军,大战美北队麦克林登的精彩赛事,迄今仍为老一辈的球迷津津乐道。这支由南部7县市好手组成的第一代巨人少棒,为岛内所熟悉的成员,还有“棒球先生”李居明、铁捕涂忠男以及迄今仍活跃于棒坛的前“中华”队总教练叶志仙。

  连同在巨人之前的金龙、七虎等少棒队员,包括日后扬威东瀛的郭源治,以及如今成为第一位棒球人出身的大学校长林华韦,他们相继进入屏东美和、台北华兴两所棒球名门,从而揭开“南美和、北华兴”的对抗序幕,并且为台湾称霸世界三级棒球奠定基础。

  从1970年代开始,台湾社会迎来“三冠王”的棒球狂热,透过电视实况转播,威廉波特、盖瑞城、罗德岱堡等美国小镇,几乎成了耳熟能详的地名。那时候的台湾,经济刚起飞,民生还称不上富裕,然而,棒球却为当时的台湾开启一扇窗,借着三级棒球队在比赛中过关斩将的连番征战,那种饱受压抑的社会情绪得以解放,并且在那快速翻转的红线白球中,重拾久违的民族自信心。

  换言之,棒球拯救了当时的悲情台湾,一如今年初“中华”队勇闯世界经典赛八强战,棒球同样为苦闷台湾捎来春天的消息。

  曾在世界青少棒赛投出单场15次三振、平大会纪录的徐生明,正是1974、1977年台湾棒球攀登“三冠王”巅峰的主力球员。此后,他打味全成棒队,与庄胜雄、郭泰源合力在亚锦赛为“中华”队赢得前进洛杉矶奥运棒球表演赛的资格权,再赴南韩加入业余成棒,并攻读硕士学位。

  球员时期的徐生明,可谓完整地历练了台湾各级棒球,他的青春也与棒球同步成长。1990年起,他先后投入“中华”职棒、台湾大联盟,陆续担任味全龙、雷公、金刚、兴农牛等球团总教练,也在亚锦赛、雅典奥运等赛事执掌岛内队兵符。即使当总教练,徐生明也是不断写纪录,包括史上最年轻、第一位拥有硕士学历和第一位被赶出场等。

  在这些风光纪录的底下,却有着一颗饮水思源的心,因为直到8月24日倒下的那一刻,这位拥有中职最多胜场数的总教头,仍心系他的故乡美浓,在那个孕育棒球生命的源头,他还有一个“美浓少棒十年计划”的心愿未了。

  徐生明的一生堪称是棒球人典范,他个性耿介率直、不轻言放弃,1999年曾因拒绝配合黑道打假球,遭袭击刺伤送医。如同他坚定地告诉孩子,“出去还是要抬头挺胸,爸爸没有打假球。”那不只有一个曾完成三连霸王朝的教头自信,也有一个父亲送给孩子的人生榜样。

  细数徐生明的棒球路,宛如是在回溯40年来的台湾棒运发展史。从少棒、青少棒、青棒、成棒到到职棒,徐生明一路走来,不曾缺席过,甚至是和台湾社会一起经历棒球的兴衰与悲喜。倘若说,他因棒球而丰富了自己的生命,相对地,他也将生命完整地贡献给台湾棒球。

  台湾这块土地底下早已深埋着许多的棒球种子,而且被像徐生明这样的勤奋农夫一代又一代地努力耕耘,与恶劣天候、贫瘠土壤搏斗。尽管岛屿风雨多,又常有地震,但最终还是长成大树,只盼有一天,不仅能开枝散叶,还可卓然成林。

  那么当我们在此,怀念一生已为台湾棒球鞠躬尽瘁的“铁血教头”时,是否也能因为这段穿越时空的美好追忆,想起我们之所以喜爱棒球的初衷,并且带着那样的热情与动力继续鼓舞台湾棒球往前迈进,以告慰“棒球魔术师”的在天之灵呢!

[责任编辑:高斯斯]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