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的教改何以走出“劫富济贫”的社会情绪

2012年04月20日 08:1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20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台湾“十二年国教”箭在弦上,当局也信誓旦旦,可是平面媒体却用头版,让一票高中生的问卷调查结果,看起来超重要。谈话节目也把黄金时段开放给这票高中生,拱他们和学者、官员对谈。我们好奇的,是这些权倾岛内的大媒体,什么事情不敢反对,却要借这票高中生的意见与嘴巴,来借力使力?高中生除了“身在其中”的角色优势外,他们有什么高见,是社会上谈教改,不可或缺的原素呢? 

  文章指出,这其中的玄机,或许是“废除高中联考”这档事,受到近年此间社会“劫富济贫”情绪的期待浓厚。逆势操作,说要维护联考,不是担心违反“舆情”太远,害苦广大初中生;就是顾忌伤害“弱势”,陷入为明星学校“护航”的不义中。于是主流媒体战战兢兢,大人们不好讲,就叫孩子们自己出来讲。如果玄机真是这般,那“十二年国教”要怎么推动,就该再广求民谟才好。 
 
  文章说,台湾的教育当局,宣导“十二年国教”已经很久了,但何以一再拖延?困难在哪?却没人给个答案。反观周边别的国家和地区,高中联考其实应算普遍,也没听说人家把联考当成“弱势”存在的原因之一。为什么过去,台湾曾经力赞考试制度公平,造就了贫困子弟苦读出头的传奇;现在,考不好的孩子及其家长,却拼命抱怨“有钱人”请得起家教,所以考试永远赢他们呢? 

  取消了联考,“有钱人”真的就没辄了吗?看看目前的初中教育,家长们挖空心思,要换学区、要读私中,哪项作法不花钱?今天某些公立高中,仍能屹立不摇,靠的难道不是考试分发给予的特殊地位?将来“十二年国教”的结果,会不会是学区换得愈厉害、私立高中独蒙其利?或是过不了几年,当局者又要开始伤脑筋,怎样去保障“弱势”才念的公立高中升学率了?要了解,“弱势”的存在,是整体社会条件所造成;联考考不好,也是这些条件的结果,而不是条件之一!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