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正视岛内社会核电争议困境

2011年05月05日 10:29:00  来源:
字号:    

  台湾媒体《中国时报》5日发表社论指出,岛内“四三○反核大游行”日前在北中南东全台串连,号召上万民众走上街头,过程和平落幕。他们要求马英九当局正视民众反核的心声,诉求“不要核四、三座核电厂除役、零核灾零恐惧”。这个诉求,当然是缘于日本福岛核灾事故,地震、海啸、辐射外泄的画面,一幕幕惊心动魄,“台湾是否还要核电”成为许多民众心中最大的疑虑,不少民众因此走上街头,表达对核能安全的关切。 

  据报载,马英九关心环保团体的游行与诉求,通过发言人表示,已经听到这些声音。台当局行政部门已在广征各界意见,通盘研究检讨,一定要提出具体可行并且让民众安心的核能政策。台湾原子能委员会表示,核能一厂的延役审查已在去年底暂停,核四厂确定今年底前不会装填燃料棒。至于低放射核废料最终处置场址,也须经过地方性“公投”、二阶环评通过后,才会核发使用执照。 

  社论认为,从台当局的响应与反核民众的诉求来看,双方仍是各说各话,并没有交集,反核与拥核依旧是两条并行线。 

  在反核活动现场凯达格兰大道上,数千位民众集体躺下,模仿大型核灾爆发时的死伤状况。反核团体要求台当局提出具体废核政策与承诺,强调核能威胁不中止,废核行动就不会有停止的一天。他们说,台湾绝对禁不起一次类似日本福岛的核灾。但是台当局的响应却只有空泛的“我们会通盘检讨”。 

  社论说,这场反核游行,可以说是民众受到日本福岛核电厂灾变事件影响的结果,也是日本福岛核安事件引发台岛对核电的恐慌与反省。不过,台湾的核电厂是否会发生类似的事件,应该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不是游行活动就能解决的。 

  社论指出,毕竟,核电厂会不会发生意外,是一个未知与假设的问题,如果现在就集结所有各个领域的专家会诊,好好落实核安检查工作,用最高的标准做好风险管理,意外发生的机会就自然减少,碰到天然灾变也就能将损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反之,如果一直停留在政治争斗与民粹式的争辩中,只会让真正该关注的问题焦点被模糊。 


  社论说,核四应否停工兴建与商业运转的问题,也炒作成为选举语言,因为目前核四厂已经进入最后完工阶段,在二千年民进党执政时期,也曾经为了建立非核家园而一度停工,但最后在社会的压力下不得不复工。因此无论就政治或是民意的角度来看,现在实在没有理由半途喊停。 

  社论还提醒,台湾要发展经济就必须要有用电,如果继续使用石化燃料发电,就会有二氧化碳排放所引发全球暖化的问题,而目前再生能源技术也确实未臻成熟,发电成本过高,这些都是全民所必须面对的课题。 

  社论最后说,选举即将来临,一到了选举,台湾似乎就没有客观讨论公共议题的机会,为了选票,执政当局目前似乎只想先混过去再说。其实要不要发展核电?核四该提出怎样的安全保证?该如何在未来时日实现真正的“非核家园”?本来就是可以讨论,也是应该要讨论的课题,而且应该在台湾整体能源政策中提出论证,而非在某些个案上一直打转争辩,台当局唯有公开所有正确的信息,提出一个符合社会潮流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能源政策,让民众有正确的判断选择的机会,并且承担最后选择的后果,社会才能往前走出核电争议的困境。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